[实用新型]一种射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2208.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4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肖颀;李勇;王苇;李邦明;柳勇;黄崇海;王俊荣;柯志武;魏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F5/10 | 分类号: | F04F5/10;F04F5/44;F04F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泵 混合管 引射流体 导管 工作流体导管 整流结构 蜂窝 本实用新型 受限空间 引流体 流动分离现象 涡流 抗汽蚀性能 升压 方向改变 流体输运 出口端 均匀度 湍流 流体 减小 脉动 弯管 引射 连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运和升压领域,公开了一种射流泵,所述射流泵为液‑液射流泵,所述射流泵包括:引射流体导管、工作流体导管、混合管和蜂窝整流结构;所述引射流体导管与所述混合管相互连通;所述蜂窝整流结构呈网状,固定在所述引射流体导管内靠近所述混合管的一端;所述工作流体导管依次穿过所述引射流体导管和所述蜂窝整流结构,所述工作流体导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混合管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流泵能够在受限空间内降低被引流体在进入混合管时的湍流脉动,减小流体方向改变时在弯管处的流动分离现象和涡流副尺寸,提高被引流体均匀度,从而提高受限空间下射流泵引射能力和抗汽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运和升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流泵。
背景技术
射流泵是一种利用工作流体和喷嘴形成高速低压射流装置,其主要利用剪切作用以及局部低压带动被引流体流动,起到输运被引流体和升压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混合作用。射流泵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容易密封、工作可靠、便于维护等优点,在矿业、农业、水利、石化能源、安全工程、海洋工程、船舶工业以及环保等领域等均有应用。
现有的射流泵由于工作流体在其喷嘴处被剧烈加速,易形成局部低压区,并且由于工作流体和被引流体之间的强剪切作用,容易在射流泵内形成空化,从而影响射流泵效率、对射流泵造成破坏以及产生振动和噪声。对于一些空间有限的应用场合,如矿井、海洋工程以及船舶工业,由于空间限制,射流泵中被引流体从入口到混合管流动方向在有限空间内发生剧烈变化,并且由于工作流体入口导管的阻流作用,被引流体局部流动混乱,脉动大,使得射流泵工作效率进一步下降,同时大幅增大了汽蚀风险,影响引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泵,以降低被引流体在进入混合管时的湍流脉动,提高受限空间下射流泵引射能力和抗汽蚀性能。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泵,所述射流泵为液-液射流泵,所述射流泵包括:引射流体导管、工作流体导管、混合管和蜂窝整流结构;所述引射流体导管与所述混合管相互连通;所述蜂窝整流结构呈网状,固定在所述引射流体导管内靠近所述混合管的一端;所述工作流体导管依次穿过所述引射流体导管和所述蜂窝整流结构,所述工作流体导管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混合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整流结构包括:多个蜂窝孔,沿所述引射流体导管弯曲外侧设置的所述蜂窝孔数量多于沿所述引射流体导管弯曲内侧设置的所述蜂窝孔数量。
进一步地,各所述蜂窝孔垂直于引射方向的截面均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工作流体导管的出口端连通;其中,所述喷嘴包括:渐缩段和平直段,所述渐缩段的直径沿引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渐缩段的一端与所述工作流体导管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渐缩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平直段连通,所述平直段的长度为3mm~5mm。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工作流体导管的出口端连通;其中,所述工作流体导管的出口端直径沿引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还包括:喉管,所述喉管与所述混合管导管连通,用于导出所述混合管中的流体;扩压管,所述扩压管通过所述喉管与所述混合管连通,用于将所述喉管射出的流体增压。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整流结构的孔隙率不小于0.9。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整流结构通过螺纹或者法兰固定在所述引射流体导管内,所述工作流体导管通过螺纹与所述蜂窝整流结构连接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管的直径沿引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引射流体导管与第一液体源相连,所述工作流体导管与第二液体源相连,所述第一液体源的工作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液体源的工作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2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炉一次除尘风机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叶风扇的俯仰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