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9085.6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久朋;伍星;伞红军;张道义;熊彬州;陈明方;王学军;贺玮;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机构 空间三维移动 混联机构 五自由度 定平台 动平台 串联 本实用新型 混联机器人 串联机构 工作空间 焊接作业 两维转动 五维运动 串联链 灵活的 特征集 构建 混联 可用 加工 转动 制造 帮助 | ||
1.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平台(P)、动平台(Q)、复杂支链Ⅰ、简单支链Ⅱ、复杂支链Ⅲ、简单支链Ⅳ;
所述复杂支链Ⅰ对动平台(Q)产生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作用;
所述简单支链Ⅱ为能实现空间6自由度运动的串联链,不对动平台(Q)运动产生约束;
所述复杂支链Ⅲ为对动平台(Q)产生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的作用;复杂支链Ⅲ采用的结构与复杂支链Ⅰ相同;
所述定平台(P)、动平台(Q)通过复杂支链Ⅰ、简单支链Ⅱ、复杂支链Ⅲ三条支链连接构成了并联机构,简单支链Ⅳ与动平台(Q)中心点连接,整体形成了混联机构;三条支链的复合运动构成了动平台(Q)的输出运动为三维移动,该三维移动与简单支链Ⅳ产生的空间二维转动共同构成简单支链Ⅳ的刀具(8)输出的末端运动为三维移动和两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台(Q)采用任意三角形形式配置;定平台(P)采用任意形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支链Ⅱ一端的运动副与动平台(Q)的一个角连接,复杂支链Ⅰ、复杂支链Ⅲ一端分别与动平台(Q)的另外两个角焊接连接,复杂支链Ⅰ、简单支链Ⅱ、复杂支链Ⅲ另一端通过运动副与定平台(P)连接,简单支链Ⅳ一端的转动副与动平台(Q)的中心点连接;复杂支链Ⅲ与定平台(P)连接的运动副、复杂支链Ⅰ与定平台(P)连接的运动副轴线垂直,使得复杂支链Ⅰ、简单支链Ⅱ、复杂支链Ⅲ这三条支链与定平台(P)的连接点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支链互不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与动平台(Q)的三个角连接的三条支链一端分别为:复杂支链Ⅰ、复杂支链Ⅲ的一端为连接杆,简单支链Ⅱ一端为球副或虎克铰;作为驱动副的与定平台(P)连接的复杂支链Ⅰ、简单支链Ⅱ、复杂支链Ⅲ另一端的运动副为转动副或者移动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支链Ⅰ由转动副R11、转动副R12、转动副R13、四个转动副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ABCD、第一连接杆(1)、第二连接杆(2)组成;其中,第一连接杆(1)的一端与动平台(Q)的一个角焊接,第一连接杆(1)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11与平行四边形机构ABCD的一条边中点连接,平行四边形机构ABCD该条边的另一对边中点通过转动副R12与第二连接杆(2)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2)的另一端直接通过转动副R13与定平台(P)连接,作为驱动副的转动副R13能由移动副替代,转动副R11、转动副R12、转动副R13的轴线平行,该复杂支链Ⅰ能实现空间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支链Ⅲ由转动副R31、转动副R32、转动副R33、四个转动副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EFGH、第五连接杆(5)、第六连接杆(6)组成;其中,第五连接杆(5)的一端直接与动平台(Q)的一个角焊接,第五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31与平行四边形机构EFGH的一条边中点连接,平行四边形机构EFGH该条边的另一对边中点通过转动副R32与第六连接杆(6)一端连接,第六连接杆(6)的另一端直接通过转动副R33与定平台(P)连接,作为驱动副的转动副R33能由移动副替代,转动副R31、转动副R32、转动副R33的轴线平行,该复杂支链Ⅲ能实现空间三维移动移和一维转动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支链Ⅱ由转动副R23、球副S22、球副S21、第三连接杆(3)、第四连接杆(4)组成;其中,第三连接杆(3)一端通过球副S21与动平台(Q)一个角连接,第三连接杆(3)另一端通过球副S22与第四连接杆(4)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杆(4)的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23与定平台(P)连接,作为驱动副的转动副R23能由移动副替代,球副S21能由虎克铰代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支链Ⅳ由转动副R41、转动副R42、第七连接杆(7)、刀具(8)组成;其中,第七连接杆(7)一端通过转动副R41与动平台(Q)中心点连接,第七连接杆(7)另一端通过转动副R42与刀具(8)连接,转动副R41的轴线与动平台(Q)垂直,转动副R41的轴线与转动副R42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90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 下一篇:操作杆举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