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流体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0140.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量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F24H9/2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管元件 高压流体 加热器 低压容器 折流板 法兰 二级换热装置 安装孔 高压流体出口 高压流体进口 易燃易爆介质 本实用新型 中法兰 爆燃 导出 紧固 壳体 泄露 震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流体加热器,包括低压容器、法兰、二级换热装置、加热管元件,低压容器前端设有将高压流体导入二级换热装置内的高压流体进口,低压容器后端设有将高压流体导出的高压流体出口,加热管元件紧固在法兰上;加热管元件固定设有全浮折流板,全浮折流板上设有安装孔,全浮折流板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加热管元件上。该高压流体加热器易燃易爆介质不与加热管元件直接接触,不容易发生爆燃的危险;保证了高压流体加热器的壳体不需要承受很高的压力,降低了泄露高压流体的风险,降低了成本;降低了由于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法兰与加热管元件之间产生的震动程度,不容易出现法兰与加热管元件脱落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流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流体加热器,采用的是常规高压流体加热器的设计思路,加热管元件直接与被加热的高压流体介质接触。现有的高压流体加热器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当高压流体介质为易燃易爆介质时,易燃易爆介质与加热管元件直接接触,容易发生爆燃的危险;二是高压流体加热器的壳体需要承受很高的压力,高压流体泄露的风险大,技术指标高,成本高;三是由于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法兰与加热管元件容易产生较大震动,使得法兰与加热管元件容易产生脱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压流体加热器,该高压流体加热器的易燃易爆介质不与加热管元件直接接触,不容易发生爆燃的危险,又保证了高压流体加热器的壳体不需要承受很高的压力,降低了泄露高压流体的风险,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由于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法兰与加热管元件之间产生的震动程度,不容易出现法兰与加热管元件脱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流体加热器,包括低压容器、设在低压容器上的法兰、设在低压容器内的二级换热装置、用于对二级换热装置内的高压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管元件,低压容器前端设有将高压流体导入二级换热装置内的高压流体进口,低压容器后端设有将高压流体导出的高压流体出口,加热管元件紧固在法兰上;加热管元件固定设有全浮折流板,全浮折流板上设有安装孔,全浮折流板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加热管元件上。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流体通过高压流体进口导入二级换热装置,加热管元件对高压流体充分加热后再通过高压流体出口导出;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由于法兰加热器处于较强的震动环境中,全浮折流板降低了法兰与加热管元件发生脱落的发生率,并且使得法兰与加热管元件之间的连接更牢靠、更稳固,且不易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二级换热装置包括将高压流体从高压流体进口导入并从高压流体出口导出的耐压盘管,耐压盘管盘绕在加热管元件上。上述技术方案中,耐压盘管螺旋式地盘绕在加热管元件上,高压流体流经耐压盘管,避免了高压流体与加热管元件直接接触,使得加热管元件对高压流体加热充分,从而高压流体受热均匀;耐压盘管降低了高压流体加热器内的压力,改善了低压容器和加热管元件分别与法兰的密封面之间焊接的工艺条件,从而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选,法兰与加热管元件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设有挡片,通过挡片将加热管元件可拆卸的固定设在法兰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挡片有利于拆卸、安装加热管元件且更加牢固地将加热管元件固定在法兰上。
作为优选,法兰与挡片之间夹设有四氟垫片。上述技术方案中,四氟垫片进一步防止了法兰与加热管元件易发生脱落的情况。
作为优选,加热管元件管口设有连接至耐压盘管并用于测量流体温度的内部测温器。上述技术方案中,内部测温器测量高压流体所需温度,保证高压流体加热至要求的温度。
作为优选,加热管元件管口还设有散热端。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端使低压容器整体温度保持相同,提高换热效率,防止温度不均匀造成低压容器局部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量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量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0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