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麦克风TWS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0664.2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0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娟;邓星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08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噪麦克风 主麦克风 耳机本体 耳机主体 耳机 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 麦克风 用户嘴部 主控芯片 蓝牙 降噪功能 主动降噪 电连接 主耳机 体内 通话 增设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麦克风TWS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分为主耳机本体和从耳机本体,所述主耳机本体和从耳机本体内均设有蓝牙主控芯片、扬声器、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所述扬声器、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均与蓝牙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主麦克风到用户嘴部的距离小于降噪麦克风到用户嘴部的距离,所述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所在直线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耳机主体上增设降噪麦克风,如此便能使耳机主体在体积很小的情况下实现主动降噪功能,而又通过降噪麦克风与主麦克风配合使耳机主体在上述情况下无需在增加体积而能实现通话降噪功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麦克风TWS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为一种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电讯号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的音频输出装置。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通过耳机既可独自聆听音响,又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耳机也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装置。耳机通常可分为有线耳机与无线耳机。由于有线耳机佩戴不方便,使得无线耳机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其中,包括真实无线立体声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TWS),简称TWS耳机。TWS耳机是一种基于蓝牙技术传输立体声信号的设备,即左右耳机在没有任何电线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蓝牙接收来自手机登播放设备的立体声信号,实现重放。
目前的TWS耳机因其体积小而致使其不含有主动降噪功能。此外,因为通话麦克风离用户嘴巴较普通蓝牙耳机远,通话声音非常小,难以消除通话噪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麦克风TWS耳机,其在耳机体积小的情况下能实现主动降噪功能,更能通话降噪功能,给用户带来更良好的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麦克风TWS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分为主耳机本体和从耳机本体,所述主耳机本体和从耳机本体内均设有蓝牙主控芯片、扬声器、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所述扬声器、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均与蓝牙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主麦克风到用户嘴部的距离小于降噪麦克风到用户嘴部的距离,所述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所在直线与水平线成一定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所在直线与水平线所成角度为0°-9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为耳机本体的最长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蓝牙主控芯片包括蓝牙模块和主控降噪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主控降噪模块电连接,所述主麦克风和降噪麦克风均与主控降噪模块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主体上设有用于开启主动降噪模式的按键,所述按键与主控降噪模块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本体为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本体的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机本体为半入耳式耳机,包括入耳主体部和自入耳主体部一端向外延伸行程的伸出部,所述主麦克风设于伸出部上,所述降噪麦克风设置于入耳主体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入耳主体部的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耳机主体上增设降噪麦克风,如此便能使耳机主体在体积很小的情况下实现主动降噪功能,而又通过降噪麦克风与主麦克风配合使耳机主体在上述情况下无需在增加体积而能实现通话降噪功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耳机主体的内部结构框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0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