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颊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1056.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韩龙;刘宝山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颊管 底板 本实用新型 转动部件 底板转动 个人水平 侧壁 扶正 弓丝 磨牙 医生 穿过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颊管,包括底板、颊管及转动部件,颊管为一中空的管,用于容纳弓丝从其中穿过,颊管的侧壁通过转动部件与底板相连,从而使颊管可以相对于底板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颊管,可以将减少了扶正阻生磨牙过程中对医生个人水平的依赖,简化了临床操作,减少了医生临床椅旁操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颊管。
背景技术
磨牙的阻生在口腔临床中非常常见。最常发生阻生的牙位是第三磨牙,也就是常说的“智齿”。一般来说阻生的智齿由于会影响口腔清洁及可能诱发智齿冠周炎,所以会被建议拔除,但是正畸治疗中对于第一或第二磨牙缺失胡需要拔除的患者,较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将智齿纳入牙弓,取代缺失的磨牙。智齿的各种阻生形式中,近中阻生最常发生,表现为智齿向同颌同侧磨牙的倾斜。在正畸治疗中对于近中阻生智齿的扶正及排齐需要较复杂的力系统及相应的装置,需要复杂耗时的临床操作,且需要将其他牙齿先进行排齐等处理,效率低下。有的时候这种阻生也发生在第一第二磨牙,其扶正的矫治原理基本相同。随着越来越多阻生磨牙的患者提出矫治需求,这种低效率而且完全依靠医生临床椅旁操作技巧的治疗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不足。
现有技术高度依赖医生的临床操作及动手能力,依赖医生的经验,因为弓丝“曲”、辅弓等均需医生椅旁操作,进行制作,因此对于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操作效率低下,并需要多次调整,每次复诊的椅旁操作时间较长,降低了临床诊疗的效率。由于阻生磨牙在扶正的过程中位置和角度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因此装置需要经常性地调整以适应磨牙新的位置和角度,进一步消耗了椅旁时间;同时,还对其他牙齿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颊管,可以消除复杂的装置制作过程,减少对医生动手能力的依赖;简化临床操作步骤,减少调整的内容,节省医生椅旁操作时间;减少对支抗牙的不利影响,消除部分反作用力,使支抗牙仅受到直线方向上的力量,而不收到扶正过程中的扭转力;并可以根据阻生磨牙的角度变化自我进行调整,减少临床操作次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转颊管,包括底板组件、颊管部件及转动部件,颊管部件为一中空的管,用于容纳弓丝从其中穿过,转动部件的转轴分别与颊管部件的轴线和底板组件垂直相交,颊管部件的侧壁通过转动部件与底板组件相连,从而使颊管部件可以相对于底板组件转动。底板组件可以包括下底板和上底板,下底板与牙面吻合,上底板设置有一圆形凹台,凹台中间为一圆孔,下底板与上底板的凹面平行连接,从而使下底板与上底板之间形成一空腔;转动部件包括转动盘和中轴,转动盘位于所述空腔内,中轴的一端穿过圆孔与转动盘相连,另一端连接至颊管侧面,从而使颊管可以在上底板上绕转动盘转动。转动部件也可以为一转动轴,轴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底板组件中间位置设置有螺孔;螺纹与螺孔相配合。颊管部件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底板的舌侧面为凹球面形,表面网状以增加粘接强度。下底板与上底板的平行连接采用焊接或粘接方式。底板组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内部留有空间,外部一面设有连接孔,以便转动部件安装。旋转颊管采用优质生物不锈钢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旋转颊管的应用,使医生在矫正操作的过程中,消除或减少了复杂的装置制作过程,减少对医生动手能力的依赖;简化了医生在临床的操作步骤,减少调整的内容,节省椅旁操作时间;通过弓丝可以直接将受力分散,减少对支抗牙的不利影响,消除部分反作用力,使支抗牙仅受到直线方向上的力量,而不收到扶正过程中的扭转力;新的旋转颊管根据阻生磨牙的角度变化自我进行调整,减少临床多次频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中:1、下底板;2、上底板;3、中轴;4、转动盘;5、颊管;10、底板组件;11、转动部件;12、颊管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1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正畸钳
- 下一篇:用于托槽粘贴的定位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