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同轴度减振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1606.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6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航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6;H02K1/28;H02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凹槽 定子组件 导风轮 环形带 环形卡 锁紧孔 接带 本实用新型 高同轴度 无刷电机 减振 贯通 嵌套 减小振动 螺钉固定 转子 垂直度 上骨架 下骨架 插装 风罩 手感 轴度 嵌入 电机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同轴度减振无刷电机,包括风罩、导风轮、机壳和定子组件,导风轮上设有环形带,环形带上设有锁紧孔,定子组件上骨架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过孔,环形带嵌套在第一环形凹槽内,锁紧孔和第一过孔相贯通,下骨架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过孔,机壳下部设有环形卡接带,环形卡接带上设有第三过孔,第二环形凹槽插装于环形卡接带上,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相贯通,机壳、定子组件和导风轮通过依次穿过第三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一过孔后嵌入锁紧孔的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转子与整电机的垂直度和同轴度得以更好的控制并提高,可减小振动,提升实用手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同轴度减振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用户对无刷电机,比如手持吸尘器的体验手持感受极为重要,对无刷电机而言其振动需控制很好,无刷电机风机运行转速已达10万转左右,电机的高速运转使得电机的振动控制难度加大,从结构分析而言,现有电机导风轮与机壳的配合除螺丝紧固外另无紧固结构,定子与机壳的配合除螺丝紧固外另无紧固结构,导风轮的紧固和定子的紧固均为螺丝独立紧固,此种连接方式对转子与整电机(定子和机壳) 的垂直度及同轴度控制不是很好,易产生振动,影响使用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同轴度减振无刷电机,通过对风罩、导风轮、定子组件和机壳等各部件的结构进行整体匹配,使转子与整电机(定子和机壳)的垂直度及同轴度得以更好的控制,减小振动,提升实用手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同轴度减振无刷电机,包括同轴设置的风罩、导风轮、机壳和定子组件,所述机壳具有中腔,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机壳的中腔内,所述导风轮安装在定子组件上,所述风罩套装在机壳上,且位于导风轮的上方,所述导风轮上远离风罩的一侧设有围绕其轴心的环形带,所述环形带上设有多个纵向贯穿其本体和导风轮的锁紧孔,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以及分别设置在定子上下两端的上骨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上靠近导风轮一侧的边侧处设有围绕其轴心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贯穿上骨架的第一过孔,所述环形带嵌套在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锁紧孔和第一过孔相贯通,所述下骨架上远离定子一侧的边侧处设有围绕其轴心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贯穿下骨架的第二过孔,所述机壳下部设有绕其轴心且向中腔内凸起的环形卡接带,所述环形卡接带上设有与中腔相贯通的第三过孔,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插装于环形卡接带上,所述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相贯通,所述机壳、定子组件和导风轮通过依次穿过第三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一过孔后嵌入锁紧孔的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导风轮上设有上轴承室,所述机壳的中腔下部设有下轴承室,所述定子的转轴上分别设有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嵌套于上轴承室内,所述下轴承嵌套于下轴承室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上轴承室内远离定子组件的顶端设有第一橡胶圈,所述下轴承室内远离定子组件的底端设有第二橡胶圈。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锁紧孔(22)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所述锁紧孔(22)均匀分布于环形带(21)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锁紧孔、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具有相同的中轴线和相同的内径,且与所述螺钉的直径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环形带的径向带宽等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径向槽内间距,且大于所述锁紧孔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的径向槽内间距等于环形卡接带的径向带宽,且大于第三过孔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导风轮的外侧壁与机壳中腔的侧壁相抵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机壳的中腔侧壁上设有多个导风片,多个所述导风片均指向中腔轴心,且位于导风轮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航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航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1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密封性机壳的无刷电机
- 下一篇:马达和电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