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轻便跌倒减伤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4486.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任科;王嘉星;邓金鑫;乔小斌;常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06 | 分类号: | A41D1/06;A41D13/018;A41D31/02;A41D3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层 气囊 三轴加速度计 中央微处理器 气体发生器 三轴陀螺仪 防护机构 防护装置 轻便 防护裤 跌倒 本实用新型 防护用品 日常活动 智能 电连接 包覆 穿戴 护具 连通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轻便跌倒减伤防护装置,涉及防护用品领域,包括防护裤本体、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中央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防护机构,防护裤本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与第三部分,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中央微处理器均安装于第一部分,气体发生器安装于第二部分,防护机构安装于第三部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均与中央微处理器电连接,防护机构包括气囊缓冲层和物理缓冲层,气囊缓冲层与气体发生器连通,物理缓冲层包覆于气囊缓冲层外。该装置无需另外固定,实现防护装置的轻便化,使穿戴者在运动或日常活动过程中保持更好的灵活性。并且通过气囊缓冲层和物理缓冲层保证了保护效果,也扩大了护具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防护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轻便跌倒减伤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滑雪、滑冰、以及滑板等等一些户外高速运动逐渐兴起,并且当今中国老年化日益严重,跌倒成了老年人意外伤亡的主要因素,对于这类跌倒,摔跤所带来的危险,暂时还未有较为舒适的保护装置。对于滑雪、旱冰等等的意外跌倒,当前市面上的防护装置大都是通过厚实的缓冲材料来进行保护。此类护具携带不便,穿上舒适感较低,严重影响了穿戴者的行动,也降低了滑雪,旱冰等运动的乐趣。
中国专利,一种关节运动护具(CN206007985U),包括关节保护主体及固定装置;关节保护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并排间隔且开口朝上的上缺口,关节保护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并排间隔、开口朝下且与上缺口错开的下缺口,相邻两上缺口之间均形成有上关节片,相邻两下缺口之间均形成有下关节片,上缺口的底部和下缺口的顶部分别与关节保护主体相接处形成有转动支点,上关节片的顶部朝上缺口延伸形成用于遮挡上缺口顶部的遮挡缘部,上缺口的深度与下缺口的深度相等。该关节运动护具能够与关节部位贴合牢靠,且不影响关节正常运动,有效保护了人体关节;但是由于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穿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穿戴者的行动,并且也会造成使用者的不适,并且穿戴在体外会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轻便跌倒减伤防护装置,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轻便跌倒减伤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裤本体、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中央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防护机构,所述防护裤本体包括与使用者腰部对应的第一部分、与大腿对应的第二部分和与膝盖对应的第三部分,所述三轴陀螺仪、所述三轴加速度计、所述中央微处理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防护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三部分,所述三轴陀螺仪和所述三轴加速度计均与所述中央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气囊缓冲层和物理缓冲层,所述气囊缓冲层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且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向所述气囊缓冲层内充气,所述物理缓冲层包覆于所述气囊缓冲层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发生器为高压气袋,所述气囊缓冲层包括至少两个安全气囊,两个所述安全气囊相互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与其中一个所述安全气囊通过充气软管连通,所述充气软管安装有电动空气阀门,所述电动空气阀门与所述中央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安全气囊充满气状态下的厚度为小于或者等于三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物理缓冲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护层、加强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与所述加强层固定粘接,所述加强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固定粘接,所述第一防护层采用凯芙拉纤维制成,所述加强层采用若干金属丝编制而成,所述第二防护层采用皮革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护层的远离所述加强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第二防护层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凸起采用柔性橡胶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微处理器为单片机,所述气体发生装置为高压气袋,所述高压气袋环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4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