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5249.6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5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郝亚珍;那小桃;白旭东;徐磊;杨晋宁;杨涛;梁双荣;王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系统 换热通道 凝汽器 低位能 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 汽轮机 供热单元 灵活 供热经济性 热网加热器 热效率 供热技术 管路出口 热电解 热利用 乏汽 换热 媒质 排汽 梯级 出口 机组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基于多换热通道的凝汽器的灵活性低位能梯级供热系统设计,能够实现进入各换热通道内和/或外的换热媒质的灵活切换,在兼顾乏汽供热经济性的同时,实现机组热电解耦运行,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扩展了低位能供热技术的应用范围,换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热电联产机组可实现能源的分级利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且拥有更加完备的环保设施,通过回收利用电厂余热,提升机组供热能力,替代分散小锅炉供热,实现社会节能减排的目的。为满足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提质增效供热改造需求,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创新供热技术,其中低位能梯级供热技术(又称高背压供热技术)以热网循环水回水作为排汽冷却水,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汽轮机排汽余热,具备大幅供热节能的效果,得以在火电供热市场上广泛应用。
而近年来受火电装机容量过剩和国家发展新能源的能源布局调整,传统火电机组将更多地承担着电网调峰的主力任务,即便在冬季供热期也将面临灵活调峰需要,而对于供热机组尤其是低位能供热改造机组,所具有的优势是供热能力大发电负荷高,如何适应电网要求机组具有深度调峰、热电脱耦的功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以解决低位能供热时供热系统难以灵活热电脱耦运行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包括凝汽器;所述凝汽器与汽轮机相连,所述汽轮机的排汽进入所述凝汽器;所述凝汽器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换热通道,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冷却塔的出口相连,且与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任一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相连,且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入口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用户热利用管路的入口相连,所述用户热利用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热网加热器还与所述汽轮机相连,所述汽轮机的抽汽用于加热所述热网加热器中的循环媒质。
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包括凝汽器壳体、端板和水室;所述凝汽器壳体外侧固定有所述端板,所述水室设置于所述端板外侧,所述水室与所述端板之间设置有补偿器。
进一步地,所述凝汽器包括至少一个凝汽器壳体,所述凝汽器壳体上共设置至少两个水室,任一所述水室与一个所述换热通道相连通,所述凝汽器壳体与所述汽轮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出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第一控制阀;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用户热利用管路出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出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变频水泵,和/或,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供热单元的热网加热器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蓝天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5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电联产机组汽轮机余热供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一源多供水力配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