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7675.3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茹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中意喷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D02G3/4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暖纤维层 锦纶长丝 锦纶纤维丝 加捻 聚丙烯腈纤维层 吸热 本实用新型 光热转换 蓄光发光 纤维丝 无色 贴合 发光 涤纶纤维丝 发光功能 光能转化 光源照射 无光条件 荧光灯 光照射 可发光 警示 蓄光 御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包括锦纶纤维丝和高效保暖纤维层,所述高效保暖纤维层包裹于锦纶纤维丝表面,所述锦纶纤维丝内部加捻有涤纶纤维丝,所述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加捻有蓄光发光纤维丝,所述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贴合有无色光热转换聚丙烯腈纤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加捻的蓄光发光纤维丝,可经阳光和荧光灯等光源照射后可蓄光,并在无光条件下可发光,从而使锦纶长丝具有发光功能,使锦纶长丝具有纺织警示用织物的功能,通过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贴合的无色光热转换聚丙烯腈纤维层,当有光照射时,可将光能转化成热能提高锦纶长丝温度,从而使锦纶长丝具有升温御寒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锦纶长丝,特别涉及一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
背景技术
锦纶,翻译名称耐纶、尼龙,是中国所产聚酰胺类纤维的统称。在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纤维品种,由于性能优良,原料资源丰富,一直被广泛使用。锦纶的品种很多,有锦纶6、锦纶66、锦纶11、锦纶610其中最主要的是锦纶66和锦纶6。广泛应用在工业方面如帘子线,传动带,软管,绳索,渔网等。
而传统的锦纶长丝功能单一,保暖御寒性差,而且传统的锦纶长丝功能单一无法用于一些用于警示织物上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包括锦纶纤维丝和高效保暖纤维层,所述高效保暖纤维层包裹于锦纶纤维丝表面,所述锦纶纤维丝内部加捻有涤纶纤维丝,所述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加捻有蓄光发光纤维丝,所述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贴合有无色光热转换聚丙烯腈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锦纶纤维丝表面压合有竹炭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竹炭纤维层表面压合有磁性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锦纶纤维丝表面开设有凹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通过设置的高效保暖纤维层,使整个锦纶长丝具有很好的中空度,储存热能量大,织物保暖性极佳,手感柔软蓬松等优点,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吸湿快干、抗起毛起球、极好的染色性和优雅光泽的特性,通过锦纶纤维丝内部加捻有涤纶纤维丝,可利用涤纶良好的定型性避免整个锦纶长丝出现变形延伸的情况发生,通过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加捻的蓄光发光纤维丝,可经阳光和荧光灯等光源照射后可蓄光,并在无光条件下可发光,从而使锦纶长丝具有发光功能,使锦纶长丝具有纺织警示用织物的功能。
2、该种发光吸热锦纶长丝通过高效保暖纤维层内部贴合的无色光热转换聚丙烯腈纤维层,当有光照射时,可将光能转化成热能提高锦纶长丝温度,从而使锦纶长丝具有升温御寒的功能,通过锦纶纤维丝表面压合的竹炭纤维层,可利用竹炭纤维的抑菌抗菌性,避免锦纶长丝滋生细菌,通过锦纶纤维丝表面的设有凹痕,方便对锦纶纤维丝进行固定,避免所纺织的织物变形的情况出现,提高了锦纶长丝纺织物的丝线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吸热锦纶长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吸热锦纶长丝的整体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锦纶纤维丝;2、高效保暖纤维层;3、涤纶纤维丝;4、竹炭纤维层;5、磁性纤维层;6、无色光热转换聚丙烯腈纤维层;7、蓄光发光纤维丝;8、凹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中意喷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中意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7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