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1692.4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罗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装置 模组 电子设备 指纹 安装槽 装饰件 通孔 本实用新型 返修 维修效率 显示模组 拆解 触控 底面 顶出 顶面 穿过 伸出 节约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装饰件和指纹模组,所述装饰件的顶面具有安装槽,所述指纹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具有贯穿所述装饰件的通孔,所述指纹模组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至所述装饰件的底面。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通过通孔能够将安装槽内的指纹模组顶出,实现无需对触控显示模组拆解,操作简单,大大提升了维修效率。同时,实现单独对指纹模组的返修和更换,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现有一体化指纹模组的组装一般在触控显示模组厂完成,简化了整机工厂的组装工艺,先将指纹模组与装饰件贴合形成组件A,再将贴合好的组件A与玻璃盖板贴合形成组件B,最后再将组件B与触控显示模组贴合,达到最终的一体化指纹模组C,再到整机厂进行装配。
目前,现有技术的一体化指纹模组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指纹模组1’必须先与装饰件2’的背部先贴合,再与玻璃盖板3’贴合,最后贴合触控显示模组4’。如指纹模组1’出现不良更换时,需要先拆解触控显示模组4’,然后才能再拆解指纹模组1’,拆装工艺复杂。指纹模组1’出现不良时,电子设备在售后维修中非常不便,且很多售后维修点不具备拆解触控显示模组4’的能力,这样导致不能直接更换一个指纹模组1’,只能将整个指纹模组1’和触控显示模组4’形成的一体化指纹模组全部更换,成本耗损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的拆装复杂,成本巨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包括装饰件和指纹模组,所述装饰件的顶面具有安装槽,所述指纹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具有贯穿所述装饰件的通孔,所述指纹模组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至所述装饰件的底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只需要使用工具自装饰件的下方穿过通孔,工具将会把指纹模组从安装槽内顶出,顶出后就可以进行更换返修,不需要对其他部件进行拆解,操作简单,大大提升了维修效率。同时,实现单独对指纹模组的返修和更换,节约成本。
较佳地,所述指纹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指纹芯片、柔性电路板和补强片,所述柔性电路板延伸出所述补强片的一侧,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至所述装饰件的底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指纹模组通过柔性电路板便于实现电连接,且结构强度高。
较佳地,所述补强片未完全覆盖所述通孔;
或,所述补强片的外壁面与所述通孔的内壁面对齐;
或,所述补强片上具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通孔之间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安装槽内具有凸阶部,所述凸阶部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凸阶部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凸起,所述凸阶部的顶部连接于所述指纹模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凸阶部能够有效加强装饰件的厚度,增强装饰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指纹识别装置的稳定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补强片贴合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指纹芯片的外缘延伸出所述补强片的外壁面,且所述指纹芯片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凸阶部的顶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有效加强了指纹模组与装饰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连接方便。同时,安装定位精度高。
较佳地,所述凸阶部连续不间断地环绕于所述安装槽内并连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面;
和/或,所述指纹芯片粘接于所述凸阶部的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1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