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喷吹烟气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1765.X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作锋;汪建营;纪律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壳体 烟气进口管 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 烟气出口管 烟气除尘器 旋转喷吹 侧壁 灰斗 内壁 垂直设置 分离效果 节省设备 螺旋环绕 漏孔 切向 旋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喷吹烟气除尘器,包括圆柱壳体(1)、灰斗(2)、烟气进口管(3)和烟气出口管(5),所述的灰斗(2)接于圆柱壳体(1)的下方,所述的烟气出口管(5)位于圆柱壳体(1)顶部,所述的烟气进口管(3)设于圆柱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的烟气进口管(3)沿着圆柱壳体(1)径向截面的切向接入圆柱壳体(1)的侧壁,所述的圆柱壳体(1)内壁上螺旋环绕有导风板(4),所述的导风板(4)与圆柱壳体(1)内壁垂直设置,所述的导风板(4)上开设有漏孔(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旋流效果好、分离效果优异和节省设备空间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喷吹烟气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烟气除尘器的烟气入口大部分采用顶部垂直布置或水平布置,通过喷淋、静电除尘或旋风分离的方法来降低烟气中灰尘的量,但喷淋或静电除尘的设备通常较大,而且耗能较高。而目前的旋风分离除尘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下侧的灰斗,进风管从壳体上侧接入壳体的腔室中,出风管从壳体上侧接入腔室并一直延伸至腔室底部,烟气从进风管进入腔室上部,形成一定的旋流之后从腔室下部的出风管管口进入出风管,烟气形成旋流时,烟气中较大颗粒因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向腔壁,最后从灰斗下端的落灰口排出,但现有烟气除尘装置中,旋流的效果不明显,导致了腔室内部严重的紊乱流,造成除尘效果不理想。
专利CN201610457931.3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烟气除尘器,包括:支架、箱体、灰斗、震动卸灰口、清洁室、陶瓷除尘管、陶瓷导向器、含尘气体进口和净化气体出口,所述的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箱体,下部设置有灰斗,所述的灰斗的底部设置有震动卸灰口,所述的箱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的清洁室和陶瓷除尘管,所述的陶瓷除尘管的底部设置有陶瓷导向器,所述的箱体下部的一侧设置有含尘气体进口。该实用新型中披露了导向器,但没有限定具体的烟气导向,也未具体说明导向部件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旋转喷吹烟气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旋转喷吹烟气除尘器,包括圆柱壳体、灰斗、烟气进口管和烟气出口管,所述的灰斗接于圆柱壳体的下方,所述的烟气出口管位于圆柱壳体顶部,所述的烟气进口管设于圆柱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的烟气进口管沿着圆柱壳体径向截面的切向接入圆柱壳体的侧壁,所述的圆柱壳体内壁上螺旋环绕有导风板,所述的导风板与圆柱壳体内壁垂直设置,所述的导风板上开设有漏孔,相邻的导风板形成了导风槽,烟气由烟气进口管切向进入,烟气在导风槽内螺旋上行,导风槽对烟气靠近圆柱壳体部分环流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该部分环流按照螺旋方向上行,而远离圆柱壳体内壁的环流受到的导向作用较少,因此螺旋上升的趋势较缓,这样使得远离圆柱壳体内壁的环流与靠近离圆柱壳体内壁的环流分层上升,分别称为内侧环流和外侧环流,这样内侧环流中的灰尘颗粒会在接触区发生碰撞,碰撞后的灰尘的动量减小,会通过漏孔下沉,在下沉过程中会与下层的灰尘颗粒继续碰撞,使得其他的灰尘颗粒动量减小,这样便使得灰尘颗粒通过漏孔逐层下降,最终进入灰斗,最终实现烟气在螺旋上行的过程中逐步的烟尘脱离,而除尘后的烟气由顶部的烟气出口管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相邻的两环导风板的间距为圆柱壳体内径的0.4~0.8倍,该范围内的间距可以提供给烟气足够的螺旋上升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风板的宽度为圆柱壳体内径的0.1~0.3倍。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风板的宽度为圆柱壳体内径的0.15倍。
进一步地,所述的漏孔为圆形孔,漏孔内径为导风板的宽度的0.3~0.7倍。
进一步地,所述的烟气进口管的轴向长度为圆柱壳体内径的0.5~2倍,烟气进口管与待处理的烟尘输出口连接,因此烟气进口管需要有足够的长度来对烟气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使烟气在进入烟气进口管时沿着截面切向方向。此外,可在烟气进口管之前加入风机,以此提升烟气的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1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汽水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气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