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2848.0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松;葛锡锋;吴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板 预留槽 钢筋桁架 预制构件 抗震性 技术方案要点 混凝土浇筑 现浇混凝土 预制叠合板 面积增大 上端 叠合 顶面 预制 混凝土 平行 凝固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涉及预制构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叠合板与现浇混凝土之间连接不够紧密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叠合板本体和钢筋桁架,所述叠合板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预留槽内设有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上端从叠合板顶面伸出,这样,当混凝土浇筑入预留槽,混凝土凝固后,其与叠合板之间连接面积增大,连接更紧密、更充分,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其抗震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预制叠合板。
背景技术
预制叠合板是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预制叠合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成装配整体式楼板,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878747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叠合楼板预制板,其包括预制底板和钢筋桁架,预制底板内部设有钢筋骨架层,钢筋骨架层的上方与钢筋桁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若干腹杆钢筋,腹杆钢筋的顶端与上弦钢筋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预制底板的底部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这样,就无需在施工现场浇筑,制作过程简单方便且承载能力比较强,可在工厂内进行流水化生产,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但是,在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中,预制板的上方还需浇筑一层现浇混凝土层,以组合成楼板,由于预制板的上表面是平面,则其与现浇混凝土层连接面也为平面,这样两者之间连接不够紧密,仅通过钢筋桁架连接,则其抗震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其具有使叠合板本体与现浇混凝土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和钢筋桁架,所述叠合板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预留槽,所述预留槽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预留槽内设有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上端从叠合板本体的顶面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当混凝土浇筑入预留槽,混凝土凝固后,其与叠合板之间连接面积增大,连接更紧密、更充分,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其抗震性。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桁架包括若干箍筋一,所述箍筋一呈V型,所述箍筋一的两端均位于预留槽内,所述箍筋一V型弯曲处伸出叠合板顶面;所述箍筋一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位于叠合板本体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箍筋一呈弯曲成型,呈V型,弯曲后受到向外的张力,卡接于预留槽的内侧壁,实现对箍筋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一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相对于叠合板本体顶面,当其横向嵌置在混凝土中时,有效加强对箍筋一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槽内设有加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浇筑进预留槽,然后进入加固槽,进一步增加现浇混凝土与叠合板本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使两者连接更加紧密,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槽内设有可供支撑杆插入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杆插入固定槽,支撑杆与叠合板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对箍筋一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与支撑杆之间相互垂直,所述辅助杆位于加固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浇筑进加固槽内时,混凝土会对支撑杆挤压,增设辅助杆,有效减小支撑杆受力变形的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一弯曲处套设有与箍筋一相对应的箍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2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楼板
- 下一篇:可防护桁架的叠合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