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3648.7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0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全;奚香爱;陈泽澜;陈建洪;肖高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A61F13/534 |
代理公司: | 44599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永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芯体 导流孔 一次性尿裤 裆部 圆形盲孔 导流层 底膜层 后腰部 吸收体 腰部 本实用新型 从上至下 结构稳定 尿液吸收 透气性 包片 分层 粘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包括吸收体和包裹所述吸收体的包片,导流孔式吸收芯体的幅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盲孔,圆形盲孔的直径为10mm~30mm。一种一次性尿裤,包括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有前腰部、后腰部、裆部,裆部连接在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裆部从上至下依次粘结而成的表层、导流层、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和底膜层;导流孔式吸收芯体位于导流层和底膜层之间。该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具有透气性高、尿液吸收均匀、不易起坨、不易分层、结构稳定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尿裤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
背景技术
随着政策的开放,新出生婴儿数量在急剧增长,一次性尿裤需求量在升高,对一次性尿裤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一次性尿裤由于无透气性设置,导致了透气性比较差,没有设置有规律的规则通孔,所以尿液吸收不够均匀,局部吸液过多,容易引起起坨和分层等现象。
所述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解决了现有透气性差、尿液吸收不均匀、起坨、分层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包括吸收体和包裹所述吸收体的包片,导流孔式吸收芯体的幅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盲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盲孔的直径为10mm~ 3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盲孔外周间距以及与底层外周的间距为直径的0.5~2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体由设置好通孔的吸收材料与无通孔的吸收材料层叠粘合组成,吸收材料分两层叠合或三层叠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材料为两层叠合,则盲孔设置为顶面盲孔或底面盲孔,所述盲孔高度为50%总厚度;所述吸收材料为三层叠合,则盲孔设置为双面交错盲孔,所述盲孔设置高度为33%总厚度。
一种一次性尿裤,包括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包括前腰部、后腰部、裆部;所述裆部连接在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所述裆部从上至下依次粘结而成的表层、导流层、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和底膜层;所述导流孔式吸收芯体位于导流层和底膜层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腰部两侧设置有后耳,所述前腰部1两侧设置有前耳,所述后耳压点设计在后腰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耳上设置有凸出部分,所述的后耳上设置有黏贴片,黏贴片在后耳的圆弧凸出部分上,所述前耳上设置被黏贴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层为表层疏水、亲肤的网孔布;所述导流层上的无纺布的通孔为单向向下和纵向的锥形通孔;所述导流孔式吸收芯体的包片为无纺布;所述底膜层是透气、阻液的PE打孔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该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具有圆形盲孔和其顶部的低密度区,所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低密度区先快速吸液并饱和,高密度区可导通低密度区,有利于尿液的均匀吸收,避免局部吸液过多,引起起坨和分层;制成品时,盲孔高度减少,其较大孔径使得其顶部可以与包片接触粘合,保持芯体的结构稳定。
总之,该种导流孔式吸收芯体及一次性尿裤解决了现有透气性差、尿液吸收不均匀、起坨、分层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3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