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厂臭气循环处理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4341.9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绍堂;席静茹;李倩;孙颖;陈畅志;郑姗姗;王宝汉;张浩;余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池体 回风机 零排放系统 污水厂臭气 臭气处理 回风管道 循环处理 密封 回风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 送风管道 依次连接 闭路循环 臭气外溢 气体通过 循环管网 增氧装置 净化 密闭 回风 臭气 送入 一体化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厂臭气循环处理零排放系统,具体公开了一种污水厂臭气循环处理零排放系统,包括密封良好的污水处理池体、回风管道、送风管道、臭气处理设备、抽/回风机和增氧装置;送风管道依次连接密封地污水处理池体、臭气处理设备和抽/回风机,回风管道依次连接抽/回风机、送回风转换装置和污水处理池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结构的送回风一体化管路,净化后达到净化标准的气体通过抽/回风机送入送回风转换装置进入循环管网,进入相应的密封的污水处理池体,与池内产生的臭气混合后再经回风管道收集进入臭气处理设备,实现闭路循环;整个收集、处理和循环均在一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不会产生臭气外溢污染扰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臭气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厂臭气循环处理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在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臭气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臭气,经收集管道汇集收集主管,送到臭气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气体,通过高于15米的排气筒高空排放。这种直接排放式,对周围环境存在着污染扰民的隐患,排放数据处于环保监管部门的实时监控之下。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异味气体在采用各种处理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后仍有臭气逸散到空间,生产负荷的调整、突发事故造成的超标排放,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综上,现有技术中对于臭气处理存在以下问题:1、处理效果不稳定,无法保证长期达标排放;2、必须配套排气筒,破坏城市景观;3、必须配套在线监测仪表,投入大、维护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厂臭气循环处理零排放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厂臭气循环处理零排放系统,包括密封的污水处理池体、回风管道、送风管道、臭气处理设备、抽/回风机和增氧装置;所述送风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密封地污水处理池体、臭气处理设备和抽/回风机,所述增氧装置连接臭气处理设备,所述回风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抽/回风机、送回风转换装置和所述污水处理池体。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一送回风转换装置,所述送回风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臭气处理设备的进气口一侧。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增氧装置包括增氧装置本体、曝气风机、曝气管道、曝气头以及溶解氧测试控制仪。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送回风转换装置在所述臭气处理设备的进气口一侧与所述送回风转换装置连接的所述回风管道和所述送风管道共用一送回风一体化管路。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送回风一体化管路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当所述第一通道为回风管道时,所述第二通道为送风管道;当所述第一通道为送风管道时,所述第二通道为回风管道。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同心设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呈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送回风转换装置设置有两条通路,其中一通路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另一通路与第二通道上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特殊结构的送回风一体化管路,可走地面、地下或高架,整齐美观,安装维护方便快捷;
(2)净化后达到净化标准的气体通过抽/回风机送入送回风转换装置进入循环管网,进入相应的密封的污水处理池体内,与池内产生的臭气混合后再经送风管道收集进入臭气处理设备,实现循环;
(3)整个收集、处理和循环均在一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不会产生臭气外溢污染扰民的问题;
(4)无需配置排气筒,美化了城市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4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渗透反应墙
- 下一篇:一种同步双驱污水池加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