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4516.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1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坛明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44479 深圳大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园园 |
地址: | 524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华液 针体 导流槽 引流槽 本实用新型 皮肤贴合 凸块形成 微针结构 纵横交错 凸块 外漏 微针 皮肤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针体,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形成纵横交错的引流槽,能够将精华液通过引流槽均匀的流向各个针体,沿针体均匀输入到皮肤,明显增强了精华液均匀导入分布吸收效果,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与皮肤贴合,避免精华液的外漏,进一步的,在针体上设计了导流槽,可快速顺畅的将精华液沿导流槽输入,并可设计多个导流槽,起到加快精华液的导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体经皮给药受到普遍关注,其通过按压针体阵列的施针方式能够瞬间在皮肤角质层和表皮层产生大量微米量级大小的孔道,因此能够明显提高药物的渗透性,理论上应该适用于包括生物大分子药物在内的任何药物而不受分子量大小、药物极性、熔点等的限制,从而为这些药物采用经皮给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刺入皮肤以前,如果已经在针体阵列尤其是针尖的表面覆盖了药物,则可称其为针体经皮贴剂;此外,也可将针体阵列直接刺入皮肤后移开,然后再涂敷药物于施针处通过其自行扩散给药。由于针体锋利短小、给药部位在体表并没有触及神经组织和血管,因此不会产生疼痛和出血现象,且微创的小孔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自动愈合;采用针体给药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所以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针体导入是目前一种常用的美容手段,即通过针体刺破皮肤角质层而不穿过真皮层,将精华液导入,而达到美容的目的,传统微针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注射型,另一种为穿刺导入型。
通常后者因其基板为平面,晶片表面精华液流动性差,造成针体导入精华液时存在局部剂量大,部份剂量小的问题,导致吸收不均,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针体,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形成纵横交错的引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凸块均匀间隔分布形成阵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体为多边形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针体均匀排布形成阵列,且均排布在引流槽的纵横交错的中心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呈矩形状或圆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的周围边沿设有围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药物均匀分布导入的微针结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多个针体,基座上设有多个凸块,多个凸块形成纵横交错的引流槽,能够将精华液通过引流槽均匀的流向各个针体,沿针体均匀输入到皮肤,明显增强了精华液均匀导入分布吸收效果,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与皮肤贴合,避免精华液的外漏,进一步的,在针体上设计了导流槽,可快速顺畅的将精华液沿导流槽输入,并可设计多个导流槽,起到加快精华液的导入作用。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针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基座;2、针体;3、围挡;4、凸块;5、引流槽;6、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坛明,未经何坛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4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渗漏微针导入装置
- 下一篇:加压式芒硝敷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