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薰小夜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9371.9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8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结;余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67;F21V5/08;F21V19/00;A61L9/0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罗恒兰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薰 气流通孔 本实用新型 气流间隙 固定座 栅格孔 第一壳体 小夜灯 风扇 器皿 精油 壳体 上盖 第二壳体 方向流动 供电机构 壳体主体 容置腔室 内侧壁 外侧壁 挥发 盛放 夜灯 连通 体内 扩散 室内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香薰小夜灯,其包括本体壳体、香薰机构、夜灯机构以及供电机构,所述本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固定座以及上盖,所述上盖的一端设有气流通孔,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容置腔室以及朝向壳体主体的一端设有栅格孔,所述香薰机构包括能够提供气流的风扇以及用以盛放精油的器皿,所述器皿的外侧壁与固定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气流间隙,所述气流通孔、气流间隙以及栅格孔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栅格孔进入到第一壳体内,并沿着气流间隙向气流通孔的方向流动,通过气流的作用,能够带着挥发的精油通过气流通孔向室内流通扩散,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香薰快捷、分布均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夜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香薰小夜灯。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夜间休息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情况需要起来处理,但是普通照明灯具的亮度过于刺眼,严重影响了人们在休息时的状态,使得人们无法再次进入睡眠状态,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市面上应运而生了各式各样的小夜灯,并且,带有香薰功能的小夜灯亦不计其数。
但是,现有的香薰小夜灯一般通过加热的方式来促进精油挥发,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20113794.8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香薰小夜灯,其包括主体、发光元件、电源插头和智能控制器,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电源插头和智能控制器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发光元件及所述电源插头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连接及电信号连接,该香薰小夜灯还包括电热元件和导热板,所述电热元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电热元件的上表面固连所述导热板,且所述导热板的顶面设置用于盛放固体香料、且有释放香气孔的香料槽,所述香料槽的槽底的外表面上设置用于盛放液体香料的、且有挥发孔的储液盒,所述电热元件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连接及电信号连接。
又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82951.4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香薰小夜灯,其包含外壳及容置于外壳内相互连接的光源、电源及电路板,该香薰小夜灯还包含发热元件、导热元件及香薰片,该发热元件通过电路板连接电源,发热元件还连接导热元件,导热元件连接香薰片。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因为室内的空气是不流通的,并且,为了保障香薰小夜灯的使用安全,加热的温度也不宜过高,所以通过加热的方式来促进精油的挥发,精油主要集中在挥发孔附近,无法对室内起到整体的香薰作用,具有香薰不均匀、耗时长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香薰小夜灯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薰快捷、分布均匀的香薰小夜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香薰小夜灯,其包括本体壳体、香薰机构、夜灯机构以及供电机构,所述本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的装设在第二壳体上,所述香薰机构装设在第一壳体内,所述夜灯机构以及供电机构装设在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固定座以及上盖,所述上盖的一端设有气流通孔,另一端与固定座可拆卸的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装设在第二壳体上,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容置腔室以及朝向壳体主体的一端设有栅格孔,所述香薰机构包括能够提供气流的风扇以及用以盛放精油的器皿,所述器皿装设在容置腔室内,所述器皿的开口朝向气流通孔一侧设置,所述器皿的外侧壁与固定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气流间隙,所述气流通孔、气流间隙以及栅格孔相互连通。
所述供电机构包括控制组件以及开关组件,所述香薰机构以及夜灯机构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与开关组件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壳体主体以及壳体前盖,所述壳体主体与壳体前盖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组件以及开关组件装设在壳体主体与壳体前盖之间,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弱电PCB板以及强电PCB板,所述弱电PCB板与强电PCB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主体设有分隔板,所述弱电PCB板以及强电PCB板分别设置在分隔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93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