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晶液蓄冷器耦合相变制冷气囊的水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9647.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斯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斯涵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制冷 共晶液 蓄冷器 气囊 喷水器 本实用新型 水空调系统 水循环组件 耦合 过渡管 载冷剂储存罐 节能减排型 冷却水箱 冷热交换 气囊设置 制冷效果 组件包括 换热器 冷却水 淋水箱 压缩机 总用电 包合 淋水 水泵 冷却 平行 节能 空调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晶液蓄冷器耦合相变制冷气囊的水空调系统,包括共晶液蓄冷器组件和冷淋器水循环组件;共晶液蓄冷器组件包括冷却水箱、共晶液蓄冷器、载冷剂储存罐、换热器、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以及相变制冷气囊;冷淋器水循环组件包括冷淋水箱、水泵以及冷淋喷水器;相变制冷气囊设置在冷淋箱内;冷淋喷水器设置在冷淋箱内,冷淋喷水器位于相变制冷气囊的上方,成半包合状并平行于相变制冷气囊。本实用新型的共晶液蓄冷器既能对通过的气流进行冷热交换,完成气流的充分冷却,又能维持冷却水箱内冷淋水温度,结构简单,不用压缩机,制冷效果好;本设计节能显著,系统总用电核定功率,130W,可以节约用电40%以上,属于节能减排型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晶液蓄冷器耦合相变制冷气囊的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能源问题正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按照中央提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已提上了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空调作为一种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家用设备,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外研究一种微型空调,被称之为空调伴侣,就是采用冰晶包作为换热介质,可以与换气扇配合制冷,可以与水空调配合提供换气,国内空调市场发展迅速,产品趋于同质化,然而空调的生产安装和使用过程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现有空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贵金属材料,老旧房屋在裸露室外安装空调外机,会影响整栋建筑的美感,外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向环境转移大量的热量,因此为了克服现有常规空调的弊端,迫切需要发明一种符合节能减排环保要求的新型空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共晶液蓄冷器耦合相变制冷气囊的水空调系统,通过共晶液蓄冷器,冷淋喷水器,相变制冷气囊有机结合,形成风水循环冷却,具备结构简单,造价低,制冷效果好,耗电量小和无污染等优点。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晶液蓄冷器耦合相变制冷气囊的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晶液蓄冷器组件和冷淋器水循环组件;所述共晶液蓄冷器组件包括冷却水箱、共晶液蓄冷器、载冷剂储存罐、换热器、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以及相变制冷气囊;在所述冷却水箱内盛有冷淋水,所述共晶液蓄冷器放置在冷淋水中;在所述共晶液蓄冷器内设置所述载冷剂储存罐;在所述载冷剂储存罐内装灌满载冷剂,所述换热器设置在灌满有载冷剂的所述载冷剂储存罐内;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进气口和换热器出气口;所述相变制冷气囊包括气囊进气口和气囊出气口;在所述换热器进气口与进气管道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过渡管,在所述换热器出气口与气囊进气口之间连接所述第二过渡管;所述冷淋器水循环组件包括冷淋水箱、水泵以及冷淋喷水器;所述相变制冷气囊设置在所述冷淋箱内,在相变制冷气囊内装有凝结的共晶液;所述冷淋喷水器设置在所述冷淋箱内,且冷淋喷水器位于相变制冷气囊的上方,按设定的距离成半包合状并平行于相变制冷气囊;所述冷淋喷水器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置于冷淋水中;在所述冷淋箱内设有对所述冷淋喷水器进行降温的风扇。
所述共晶液蓄冷器为正方形箱体结构,密封无泄漏,直立放置在所述冷却水箱的底部。
所述载冷剂储存罐为扁箱体结构,密封无泄漏,且固定放置在共晶液蓄冷器的中央。
所述换热器为章鱼式换热器;该章鱼式换热器为圆筒体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在换热器壳体的两侧有序设置若干侧翼管,所述侧翼管由两端通透的小管制成,侧翼管的一端穿入换热器壳体内一段,弯曲后成U型再返回穿出换热器壳体外,且侧翼管的外壁与换热器壳体之间密封无泄漏。
所述冷却水箱的上顶板兼作为冷淋箱的下底板.
所述风扇为微型风扇且设置在所述冷淋箱的顶部内壁上。
在载冷剂储存罐与共晶液蓄冷器壳体之间填充满共晶液蓄冷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斯涵,未经杨斯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9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