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PVDF膜振动和音圈收集噪声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9845.X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子文;张继华;顾文虎;高权;魏子洋;孙子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圈 噪声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 壳体内壁 磁铁 切割磁感线运动 蓄电池 非导电材质 壳体喇叭口 上下对应 异极磁铁 喇叭状 压电膜 正负极 壳体 蓄存 磁场 噪声 开挖 覆盖 吸收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VDF膜振动和音圈收集噪声发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喇叭状非导电材质壳体,壳体喇叭口覆盖PVDF压电膜,PVDF压电膜内侧的壳体内壁四周开挖凹槽,音圈四周卡悬在凹槽内,音圈内侧的壳体内壁上上下对应安装异极磁铁,所述磁铁、音圈和PVDF压电膜分别导线引出连接蓄电池两端的正负极。本实用新型利用PDVF压电膜振动、音圈在磁铁的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吸收噪声转化为电能蓄存,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转换收集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PVDF膜振动和音圈收集噪声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噪声不但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还能诱发多种致癌致命的疾病,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所干扰。同时,电能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相对落后的煤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且煤炭消费是造成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加剧环境恶化。如何有效的利用噪音,将它们变废为宝,运用于日常生活是值得研发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PVDF膜振动和音圈收集噪声发电装置,利用PDVF压电膜振动、音圈在磁铁的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吸收噪声转化为电能蓄存,变废为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VDF膜振动和音圈收集噪声发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喇叭状非导电材质壳体,壳体喇叭口覆盖PVDF压电膜,PVDF压电膜内侧的壳体内壁四周开挖凹槽,音圈四周卡悬在凹槽内,音圈内侧的壳体内壁上上下对应安装异极磁铁,所述磁铁、音圈和PVDF压电膜分别导线引出连接蓄电池两端的正负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磁铁后侧的壳体内腔覆装有第二层PVDF压电膜,导线引出连接蓄电池两端的正负极。第二层PVDF压电膜再一次吸收余量噪声,转换成电能,增强收集效果。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蓄电池安装在壳体尾段空腔内。整个蓄电装置小巧,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音圈是铜丝盘成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噪声来源较大的地方,如KTV、广场之类场所,噪声首先通过覆盖在喇叭口的PVDF压电膜,通过膜的振动产生电流由导线传入蓄电池,通过膜后噪声剩余部分在其通过音圈时使音圈运转,在磁铁产生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再通过导线传入蓄电池,第二层PVDF压电膜再一次吸收余量噪声,产生电流导入蓄电池中,噪声充分转换为电能收集储存,再回用至生活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包括喇叭状非导电材质壳体1,壳体喇叭口覆盖PVDF压电膜2,PVDF压电膜内侧的壳体1内壁四周开挖凹槽11,铜丝盘成的音圈3四周卡悬在凹槽11内,音圈内侧的壳体1内壁上上下对应安装异极磁铁4,磁铁后侧的壳体1内腔覆装有第二层PVDF压电膜2,蓄电池5安装在第二层PVDF压电膜2后侧的壳体1尾段空腔内,所述磁铁4、音圈3和PVDF压电膜2分别导线引出连接蓄电池5两端的正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9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