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0722.8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9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平;杨爽;姜桂君;王建斌;刘慧远;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吸收层 绝缘胶带 新型防水 吸波 本实用新型 电子元器件 胶黏剂层 发泡层 电磁兼容性问题 有效解决 电磁波 粘结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其包括电磁波吸收层,设于电磁波吸收层下方的发泡层,设于发泡层下方的第一胶黏剂层以及设于电磁波吸收层上方的第二胶黏剂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在满足电子元器件之间粘结需求的同时,可以吸收掉多余的电磁波,从而有效解决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器件的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层出不穷,例如智能手机行业,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设计上也有“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各种零部件材料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满足较高的安装密度和运行频率,在智能终端上为了可以连接智能终端上的不同组件,经常会采用胶带来实现粘结,例如:结构性粘结、屏幕固定、元件固定、密封和缓冲、分离、接地等,然而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会日益严重。因此需要解决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的EMI/RFI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增加电磁波吸收层以解决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其包括电磁波吸收层,设于电磁波吸收层下方的发泡层,设于发泡层下方的第一胶黏剂层以及设于电磁波吸收层上方的第二胶黏剂层。
通用地,所述第一胶黏剂层和第二胶黏剂层的外侧面分别粘贴有离型纸层。
优选地,所述离型纸层为双面离型纸层,所述双面离型纸层的里面和外面的离型力比值1:1.5-1:8。
具体地,所述电磁波吸收层与发泡层之间相互粘接。
其中,所述的电磁波吸收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软磁材料60-80份、粘结剂树脂5-20份和有机溶剂50-100份。
具体地复合软磁材料包含有选自铁硅系合金微粉、铁镍系合金微粉,铁硅铝软磁合金微粉、铁硅铬合金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均匀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 所述电磁波吸收层还包含有1-5份功能性助剂。所述功能性助剂包含有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润湿剂、补强剂等。
优选地,所述发泡层采用泡棉材质的材料制成,其密度范围为0.6-1.2g/m3。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为丙烯酸树脂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胶黏剂层为聚氨酯树脂层。
优选地,所述离型纸层的厚度范围为0.01-0.05mm,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范围为0.01-0.05mm,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范围为0.01-0.05mm,电磁波吸收层的厚度范围为0.01-0.05mm,所述发泡层的厚度范围为0.02-0.06mm,所述离型纸层的厚度范围为0.01-0.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的结构,使其在满足粘结需求的同时,可以吸收掉多余的电磁波,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一种具有吸波功能的新型防水绝缘胶带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电磁波吸收层;20、发泡层;30、第一胶黏剂层;40、第二胶黏剂层;50、离型纸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0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厢装饰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汽车漆面多功能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