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泡发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1009.5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海涛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4;B01F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腔 进气腔 入水流道 切线流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 混合装置 气泡发生 驱动装置 出水口 泵腔 入水 水体 进气口 环保技术领域 叶轮 光滑曲面 纳米气泡 气体溶解 出水孔 进水口 内通孔 入气口 养殖物 粒径 内壁 切向 相通 生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泡发生系统,包括入水驱动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入水驱动装置的泵腔内设有叶轮,所述泵腔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入气口,所述混合装置包括入水流道、切线流道、混合腔和进气腔,所述入水流道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入水流道另一端分成多个切线流道,且每个切线流道均与一个混合腔对应切向相连,各个混合腔之间设有进气腔,且所述进气腔设有进气口,所述混合腔内壁为光滑曲面,且所述混合腔内侧设有内通孔与所述进气腔相通,所述混合腔外侧设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实现水体气体溶解,且形成的纳米气泡粒径更小,气泡浓度更高,能够有效改善水体底部环境并促进养殖物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泡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微纳米气泡技术就是将空气、氧气、氮气、氢气或其他气体以极细微的气泡方式溶于水中,具有较好的增氧去污效果且能够促进水产养殖,其对于水下环保、水产养殖等领域意义重大。气泡水体除污机理是指在气泡破裂瞬间,由于气液界面消失的剧烈变化,界面上聚集的高浓度离子将积蓄的化学能一下子释放出来,此时可激发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OH),具有超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产生的超强氧化作用可降解水中正常条件下难以氧化分解的水体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作用。
一般情况下,纳米气泡粒径越小,气泡浓度越高,与水体的有效接触面积就越大,其处理效果就越好。但现有技术中的气泡发生装置主要采用泵分别吸入气体与液体进行混合,并对气液混合物搅拌切割破坏水分子产生气泡,此种方式形成的气泡主要是大分子气泡,其粒径一般能达到100~300微米,由于大分子气泡接触面积大,容易发生破裂,且气泡破裂瞬间溶解氧释放容易导致多余溶解氧逃逸到空气中,进而导致水体中含氧量不足,并且也缩短了溶解氧在水体中存在的时间,不能很好地实现增氧治污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气泡发生系统,能够快速实现水体气体溶解,且形成的纳米气泡粒径更小,气泡浓度更高,能够有效清除水体污染物,改善水体底部环境并促进养殖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入水驱动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入水驱动装置内设有驱动腔和泵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泵腔内设有叶轮,且所述叶轮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泵腔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入气口,所述混合装置包括入水流道、切线流道、混合腔和进气腔,所述入水流道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入水流道另一端分成多个切线流道,且每个切线流道均与一个混合腔对应切向相连,各个混合腔之间设有进气腔,且所述进气腔设有进气口,所述混合腔内壁为光滑曲面,且所述混合腔内侧设有内通孔与所述进气腔相通,所述混合腔外侧设有出水孔。
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轴向垂直。
相对两侧的混合腔对称设置。
水切向流入所述混合腔内形成涡流回转。
一种根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气泡发生系统,包括入水驱动装置、混合装置和浮体,入水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浮体上,所述浮体上设有多个连杆,且每个连杆自由端均设有混合装置,各个混合装置的入水流道通过入水管系统与所述入水驱动装置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混合装置各个混合腔的出水孔均设有控制阀,当各个混合装置上位于同一方向混合腔的控制阀开启出流且其他方向混合腔的控制阀关闭时,所述浮体移动。
所述入水管系统包括设置于浮体内的主水管和设置于浮体上各个连杆中的分水管,所述主水管与所述入水驱动装置的出水口相连,各个分水管一端与所述主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对应混合装置的入水流道相连。
所述入水驱动装置的泵腔沿着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对应混合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海涛,未经宋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1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机的自动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鼓风中低压型泡沫发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