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3026.2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赖元章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肠袋 灌肠液 气囊 三腔二囊 灌肠 一次性 本实用新型 肠造口 充气管 连接管 紧压 连通 渗漏 皮肤 直肠 调速开关 灌肠效果 护理环境 充气口 可开启 粪水 肛管 紧靠 溢出 流出 外围 污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包括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的灌肠袋和肛管,肛管管体外围套设有两个相互紧靠设置的气囊,两个气囊还分别与一根充气管的一端相连通,两根充气管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可开启关闭的充气口,连接管上设有灌肠液调速开关。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通过将一号气囊紧压于直肠内侧或肠造口处内外两侧,可以有效防止灌肠液溢出,通过将二号气囊紧压于肛周皮肤或肠造口处外侧周围皮肤,可以进一步防止灌肠液发生渗漏,因此使用本灌肠袋来进行灌肠操作时,既能有效保证灌肠效果,又能防止灌肠液和粪水在灌肠时发生渗漏流出,不会污染床单,不会产生气味,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灌肠护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灌肠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
背景技术
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及肠造口灌肠的护理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困扰,既费时又费力;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相互协调功能低下,因此灌肠液体注入后难以得到保留,较快流出,影响灌肠效果;肠造口患者因本身无肛门括约肌,灌肠液和粪水在灌肠时会随时流出,患者感觉不适,护士要随时注意不要污染床单,同时气味较大,影响同病房患者,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目前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及肠造口灌肠采取的方式为:对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通常采取带气囊硅胶尿管或其他方式将灌肠液更好地保留在肠道内,尽量使其无法流出,但仍有灌肠液和粪水在灌肠时会随时流出;对于肠造口患者,主要采取两种灌肠方式,一种是不拆除造口袋灌肠:将灌肠管从造口袋下方开口处送入,此方法的弊端是造口袋上粘留大便,影响视野,不易找到肠腔开口;另一种是拆除造口袋敞开式灌肠,但因造口本身无肛门括约肌,灌肠液和粪水在灌肠时会随时流出,操作十分不方便,并且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包括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的灌肠袋和肛管,在所述的肛管前端,根据不同灌肠需要插入深度,在肛管相应长度位置处套设有两个气囊,所述的两个气囊还分别与一根充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两根充气管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可开启关闭的充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气囊分别为一号气囊和二号气囊,一号气囊和二号气囊为相互紧靠设置,一号气囊在前,二号气囊在后,且一号气囊为球形气囊,二号气囊为圆柱形气囊;所述的两根充气管分别为一号充气管和二号充气管,一号充气管与一号气囊相连,二号充气管与二号气囊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管上设有灌肠液调速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的灌肠袋上设有能标识灌肠液体积的刻度线。
进一步的,在所述灌肠液调速开关前端的连接管上还设有茂菲氏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通过将一号气囊紧压于直肠内侧或肠造口处内外两侧,可以有效防止灌肠液溢出,并且通过将二号气囊紧压于肛周皮肤或肠造口处外侧周围皮肤,还可以进一步防止灌肠液发生渗漏,同时此灌肠袋既可用于灌肠深度要求不高的患者,也可用于需要插入深度较深的患者。对于灌肠深度要求不高的不保留灌肠患者灌肠时,插管到相应深度后,对一号气囊充气,使气囊紧压于直肠内侧或肠造口处内外两侧,可以有效防止灌肠液溢出;对于灌肠深度要求高的保留灌肠患者灌肠时,插管到相应深度后,对二号气囊充气,使气囊紧压于直肠内侧或肠造口处内外两侧,可以有效防止灌肠液溢出;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来进行灌肠操作时,既能有效保证灌肠效果,又能防止灌肠液和粪水在灌肠时发生渗漏流出,不会污染床单,不会产生气味,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灌肠护理环境。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三腔二囊灌肠袋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制作成本低廉、方便实用等优点,非常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市中医医院,未经泸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30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科护理用腿部清洗换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肛肠科用护理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