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节薄膜张紧度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3732.7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1/00 | 分类号: | B65B11/00;B65B61/06;B65H20/16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赵红欣;李斌 |
地址: | 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德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机构 同步带 张紧度 滑轨 本实用新型 夹持装置 同步带卡 爪卡 薄膜 步进电机驱动 包装效率 方向设置 滑动安装 滑轨运动 平行设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薄膜张紧度的夹持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滑轨、滑动安装在两滑轨上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每个滑轨的下方设有沿滑轨运动方向设置的同步带,同步带由步进电机驱动;第二夹持机构与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其中一同步带与第一夹持机构中的同步带卡爪卡接,另一同步带与第二夹持机构中的同步带卡爪卡接。本实用新型在输送的过程中就能完成了张紧度的调节过程,提高了设备的包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调节薄膜张紧度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保鲜膜包装机、拉伸膜包装机等各类包装机在使用时需要对物品进行包装,现有的包装机中运输薄膜的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在薄膜包装前无法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薄膜张紧度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在输送的过程中就能完成了张紧度的调节过程,提高了设备的包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调节薄膜张紧度的夹持装置,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滑轨、滑动安装在两滑轨上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每个所述滑轨的下方设有沿滑轨运动方向设置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由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两滑动块,两所述滑动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滑轨上,且两滑动块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中部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第一夹持块组和第三夹持块组,所述第二转轴上连接有第二夹持块组,所述第二夹持块组位于第一夹持块组和第三夹持块组之间,所述夹持件设于支撑架上方,且夹持件的两端连接在两滑动块上。
其中一滑动块的下部固连有气缸支撑板,所述第一气缸可拆卸连接在气缸支撑板上,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设置,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连;所述第二气缸设于第一气缸的一侧,且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向第一气缸倾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固连,所述第二气缸的固定端转动连接在气缸支撑板上;所述气缸支撑板背离第一气缸的一侧设有同步带卡爪。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相同,其中一同步带与第一夹持机构中的同步带卡爪卡接,另一同步带与第二夹持机构中的同步带卡爪卡接。
上述夹持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薄膜送入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内 (具体为送入夹持块与夹持件之间的间隙内),启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一气缸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带动第一转轴在第一连接孔内转动,最终带动第一转轴上的夹持块顺时针转动后与夹持件下表面接触,将薄膜的两侧夹紧。第二气缸通过第三连接块带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连接孔内转动,最终带动第二转轴上的夹持块顺时针转动后与夹持件下表面接触,将薄膜的中部夹紧。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将薄膜夹紧后将薄膜切断,然后启动不同的步进电机转动,带动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以薄膜平整无拉伸的状态向指定位置输送。在到达指定位置前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两夹持机构的两种运动状态:状态一、到达指定位置前,位于前方夹持机构的加速,位于后方夹持机构的减速,即可实现对薄膜的拉伸;状态二、到达指定位置前,位于前方夹持机构的减速,位于后方夹持机构的加速,即实现了降低薄膜张紧度的目的;状态三、到达指定位置前,位于前方夹持机和位于后方夹持机构等速,即实现了降低薄膜无张紧度的进行包装;张紧度降低程度可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进行调节。
该夹持装置在输送的过程中就能完成了张紧度的调节过程,提高了设备的包装效率。
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到达指定位置后,控制第一气缸收缩,位于薄膜两侧的夹持块将薄膜放松,薄膜的两侧先向下倾斜,然后控制第二气缸收缩,然后完成包装,如此设置可使薄膜两侧提前形成包裹住待包装物的状态,从而方便后续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3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B 包装物件或物料的机械,装置或设备,或方法;启封
B65B11-00 用挠性材料的薄带、薄片或半成品包裹,如部分或全部封装,物件或大量材料
B65B11-02 . 包裹物件或大量材料,在包裹操作过程中不改变它们的位置,例如在带有铰链折叠器的模型内
B65B11-06 . 通过在规定的路线输送包裹材料和装入物包裹物件或大量材料
B65B11-48 . 通过折叠包裹材料,如兜状包裹材料封装物件或大量物料,并紧闭其相对的自由边以便封闭装入物
B65B11-50 . 将装入物放置在两块薄片,如兜状薄片之间封装物件或大量物料,并紧闭其自由边
B65B11-54 . 使包裹材料包住装入物的一端和所有侧面,并在另一端形成有规则或无规则的褶子封闭包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