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3955.3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5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先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底板 防撞装置 座椅 本实用新型 座椅靠背 安装孔 定位销 防撞板 固定板 连接板 两厢车 车身 汽车结构设计 后排座椅 配合固定 前端设置 强度要求 防撞 延伸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防撞装置,属于汽车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厢车后排座椅与后车身之间的行李箱底板,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前端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从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底侧延伸至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前侧,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后端上设置有带安装孔的连接板,所述后车身上设置有带定位销的固定板,所述连接板的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板的定位销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撞装置应用于两厢车例如SUV车型,不仅能够满足GB15083‑2006的防撞规定,而且降低了座椅靠背的强度要求,可显著减轻座椅靠背重量,虽然行李箱底板有所加重,但减轻了整体重量,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轿车分为三箱车或两厢车两种类型,目前流行SUV(也可归属到两厢车)销量增长很快,有取代三厢车的趋势。对于后排座椅,现行法规GB15083-2006中有一项“关于防止行李对乘员伤害的特殊规定”。三厢车与两厢车的最大区别在于行李箱与乘客舱分开,并且用板金隔板隔离的。因而对于三厢车,法规GB15083-2006的要求容易满足,而对于两厢车和SUV车来说,乘客舱与行李箱是相通的,座椅靠背是悬臂结构,很难通过此项试验,通常采取对后排座椅靠背特别加强措施来满足法规要求。这带来的问题是重量和成本增加。本实用新型在行李箱底板上设计特殊结构,来分担法规试验时行李(碰撞块)对座椅靠背的碰撞,从而减轻对座椅靠背的强度要求,起到降低座椅靠背重量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厢车后排座椅与后车身之间的行李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前端设置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从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底侧延伸至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前侧,所述行李箱底板的后端上设置有带安装孔的连接板,所述后车身上设置有带定位销的固定板,所述连接板的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板的定位销配合固定。
其中,所述防撞板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行李箱底板上。
其中,所述连接板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行李箱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撞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于两厢车例如SUV车型,不仅能够满足GB15083-2006的防撞规定,而且降低了座椅靠背的强度要求,可显著减轻座椅靠背重量,虽然行李箱底板有所加重,但减轻了整体重量,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撞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撞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座椅防撞装置中的行李箱底板总成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行李箱底板总成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碰撞块与座椅防撞装置的碰撞侧视示意图。
图6为碰撞块与座椅防撞装置的碰撞俯视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分别为:1—后排座椅,2—碰撞块,3—行李箱底板,4—固定板,5—后车身,6—定位销,7—防撞板,8—铆钉,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防撞装置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3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有汽车安全锤的远光识别电子三脚架
- 下一篇:一种司机用应急安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