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4749.4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7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饶时龙;高超;方今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通达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高玉成 |
地址: | 44201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催化消声器 催化腔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催化载体 扰流组件 柴油车 出气管 后隔板 进气管 喷嘴座 前端盖 前隔板 匹配 有效降低尾气 净化效率 壳体内腔 后端部 后端盖 混合腔 前端部 扰流板 扰流管 消声腔 消音管 降噪 内壁 内腔 伸入 外壁 消音 伸出 分割 排放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其包括壳体、隔板、催化载体、消音管及喷嘴座;壳体的前端部安装有前端盖,后端部安装有后端盖;壳体还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一端伸入壳体的内侧,另一端伸出壳体外侧;喷嘴座匹配固定安装于前端盖的外壁上;隔板包括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前隔板和后隔板;前隔板和后隔板将壳体的内腔由前往后分割为混合腔、催化腔和消声腔;催化载体匹配安装于催化腔内且外部与催化腔的内壁之间设有衬垫;催化消声器还包括扰流组件;扰流组件包括扰流板和扰流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音降噪效果优良,净化效率高、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尾气中有害气体成分,满足足国五排放要求,使用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排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
背景技术
1.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开展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督检查,对新生产、销售不符合排放标准要求车辆的,严格依法处罚,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车用燃油管理,推动油品升级,确保燃油质量。柴油机后处理器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除了具有降噪功能,还具有降低柴油燃烧后生成的氮氧化物的功能;现有的催化消声器由于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消音降噪效果较差,排放无法达标,使用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国五排放标准。催化消声器是按汽车发动机排出的高温脉动气流噪声频谱特性,因此有必要在催化消声器有限的容积内布置合理的混合腔单元和消声单元,运用CAD/CAE软件分析、设计,以达到理想的降噪效果,同时必须要进行防结晶结构设计即在催化消声器的混合腔内尿素和尾气通过扰流管和扰流板进行充分的混合,防止尿素结晶,提高转化效率,此外还应考虑空气流动要求和材料方面的要求、安装空间的限制、可靠性等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催化消声器由于结构设计存在缺陷,消音降噪效果较差,排放无法达标,无法满足国五排放标准,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消音降噪效果优良,净化效率高、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尾气中有害气体成分,满足足国五排放要求,使用可靠且成本低的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述的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腔的隔板、催化载体和消音管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喷嘴座;所述壳体的前端部安装有前端盖,后端部安装有后端盖;所述壳体还设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一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内侧,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外侧;所述喷嘴座匹配固定安装于所述前端盖的外壁上;
所述隔板包括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前隔板和后隔板;所述前隔板和后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由前往后分割为混合腔、催化腔和消声腔;
所述催化载体匹配安装于所述催化腔内且外部与所述催化腔的内壁之间设有衬垫;
所述催化消声器还包括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扰流板和扰流管;所述扰流板竖直固定在位于所述前隔板与所述催化载体的前端之间的所述混合腔内;所述扰流管水平安装于所述前隔板的中部且一端水平伸入所述混合腔内并正对着所述进气管伸入所壳体内侧的一端,所述扰流管的另一端伸入位于所述前隔板与扰流板之间的所述混合腔内并正对着所述扰流板。
所述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其中:所述消音管水平安装于所述消声腔内部且外部填充有吸音棉。
所述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其中:所述前端盖为双层结构且在双层结构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所述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其中:所述喷嘴座为集成式喷嘴且匹配安装在所述前端盖的轴向外壁上侧。
所述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其中:所述催化载体为横向并排连接的一对且采用带有涂层的陶瓷催化载体。
所述柴油车用催化消声器,其中:所述进气管水平连接于所述前端盖的轴向外壁下侧,其一端伸入所述混合腔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前端盖外侧且末端安装有管口座;所述出气管水平连接于所述后端盖的轴向外壁,其一端伸入所述消声腔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后端盖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通达股份公司,未经万向通达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47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气发生系统及车辆尾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用消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