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kV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6053.5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3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齐小军;陈涛;李晓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43/38;B29C43/18;B29C3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创品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9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板 成型腔 上模板 多级串联 硅橡胶 雷击闪络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 伞裙成型腔 成型模具 方形槽 贯通 产品合格率 圆弧形凸起 圆形排气孔 对称结构 合成产品 螺杆定位 内芯总成 向下推动 避雷器 定位槽 对称处 间隙杆 液压缸 圆弧状 动模 静模 气压 修边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kV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成型模具,它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其中上模板为动模,下模板为静模,上模板靠液压缸缓慢向下推动,扣合成产品的成型腔,上、下模板上的成型腔为对称结构,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对称处设有方形槽,在上模板和下模板的成型腔两端设有螺杆定位槽,在成型腔一侧设有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上、下模板的成型腔分别与其对应的方形槽相贯通,贯通处呈圆弧状并设有圆弧形凸起,在上、下模板扣合后形成环状。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伞裙成型腔底部设置有圆形排气孔,可有效降低伞裙成型腔内气压,让硅橡胶与避雷器内芯总成包裹完好,使硅橡胶完全挤压到位,增加产品合格率、减少修边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设备硫化成型模具,特别涉及一种10kV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橡胶硫化模具为型腔模具,是利用特定形状的型腔,将预成型定型好的一定重量的胶片,放入下模中,然后合模按规定的时间,使胶片在特定的压力及温度下,硫化形成橡胶模压制品。目前常规的橡胶硫化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和模芯,在制备橡胶模制品的过程中成型腔内的气压较高,橡胶与预成型胶片在挤压过程中容易出现飞边,成型后的产品需人工修剪飞边,工作劳动强度大、成品率低,而且在人工修剪的过程中容易损伤橡胶模制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0kV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10kV多级串联间隙雷击闪络保护器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为对称结构,在所述上模板底面设有上模型腔,在所述上模型腔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杆定位槽,所述第一螺杆定位槽与上模型腔贯通,在所述上模型腔内设有若干个第一伞裙成型腔,在所述上模型腔一侧的上模板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一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一端均与上模型腔贯通,另一端均与上模板上的第一方形槽相连,所述第一方形槽与上模板的外侧面贯通,在设有第一方形槽的上模板侧及与第一方形槽相对的上模板侧均设有两个上模固定孔,在所述上模板上围绕上模型腔设有若干个定位柱;
在所述下模板顶面设有与上模型腔相配合的下模型腔,在所述下模型腔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一螺杆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螺杆定位槽,所述第二螺杆定位槽与下模型腔贯通,在所述下模型腔内设有若干个与第一伞裙成型腔相配合的第二伞裙成型腔,在所述下模型腔一侧的下模板表面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二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一端均与下模型腔贯通,另一端均与下模板上的第二方形槽相连,所述第二方形槽与下模板的外侧面贯通,在设有第二方形槽的下模板侧及与第二方形槽相对的下模板侧均设有与上模固定孔相配合的下模固定孔,在所述下模板上围绕下模型腔还设有若干个定位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均由耐磨、耐高温、耐高压钢制材料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伞裙成型腔和第二伞裙成型腔的数量均为5个,相连的两个第一伞裙成型腔和相连的两个第二伞裙成型腔均分别呈等间距排列,每个第一伞裙成型腔和第二伞裙成型腔的横截面均为梯形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上模型腔的第一伞裙成型腔底部和在下模型腔的第二伞裙成型腔底部均设有圆形排气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和第二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的数量均为2个。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后,上模板上的第一方形槽和下模板上的第二方形槽形成方形孔并与第一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和第二多级串联间隙杆定位槽中心对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方形槽与上模型腔贯通处和第二方形槽与下模型腔贯通处均呈圆弧形状,并均设有圆弧形凸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板上的圆弧形凸起与下模板上的圆弧形凸起相匹配,并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后形成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水院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6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VA薄膜真空给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镜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