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兼容屏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7785.6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6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宪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空天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箱 电磁兼容屏蔽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本体 反螺纹杆 正反电机 正螺纹杆 螺纹管 上表面 转杆 轴承 转动 电磁干扰 电磁设备 设计结构 固定的 滑动板 两侧面 内侧壁 内顶壁 输出端 支撑板 齿轮 镶嵌 延伸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兼容屏蔽装置,包括固定板本体,所述固定板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箱,动力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动力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动力箱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动力箱的内部放置有转杆,转杆的左右两端均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动力箱的左右两侧面。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带动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转动,通过设置有螺纹管,能够使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在转动的时候通过螺纹管带动两个滑动板相互靠近,起到了能够对电磁兼容屏蔽装置本体进行固定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电磁兼容屏蔽装置本体的不固定造成与其他电磁设备互相造成电磁干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兼容屏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磁兼容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电磁兼容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汽车的电磁兼容性能也逐渐走入视野,加之法规的愈加严格,电磁兼容成为各大主机厂提升的主要方向,然而电动汽车又是由各种电机、控制器、高压线束和信号线组成的复杂的电磁发射源,以电机控制器为例,在进行EMC测试时,第一需要保证电机控制器在正常工作时向外辐射发射是否符合国标要求;第二需要保电机控制器在正常工作时对连接的电源线与控制/信号线传导辐射发射是否符合国标要求,现有技术中,电机控制器的壳体与壳盖之间一般使用普通的橡胶垫进行密封,并且当壳体或壳盖是铸铁时,由于电磁兼容屏蔽装置的不固定,往往造成与其他电磁设备互相造成电磁干扰,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屏蔽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磁兼容屏蔽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兼容屏蔽装置,包括固定板本体,所述固定板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动力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动力箱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动力箱的内部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右两端均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动力箱的左右两侧面,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位于动力箱的左右两侧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凹槽,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插口,且插口与凹槽相连通,每个所述凹槽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放置有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所述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贯穿插口并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每个所述第二皮带轮均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放置有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右侧面的上部均固定镶嵌有螺纹管,且两个螺纹管分别与正螺纹杆和反螺纹杆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板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板本体的上方放置有连接板,每个所述固定柱的上表面均与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放置有电磁兼容屏蔽装置本体,两个所述滑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海绵板,且电磁兼容屏蔽装置本体位于两个海绵板之间。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动板右侧面的下部均固定镶嵌有滑环,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放置有与滑环相适配的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均与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滑杆与滑环相套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空天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空天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7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