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微型传感器精确定位及快速埋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8587.1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3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安晓宇;王斐;裴文斌;纪文栋;刘晓强;左殿军;曲树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设 角度定位板 定位轨道 角度定位 定位架 滑槽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微型传感器 定位支撑 输送棒 插装 轨道 横向定位刻度 传感器滑槽 角度定位槽 尺寸刻度 垂直固接 定位准确 设计位置 起始点 传感器 铰接 刻线 下端 背面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型传感器精确定位及快速埋设的装置,包括定位架、角度定位轨道、深度定位轨道和输送棒,定位架包括矩形定位支撑底板和与其垂直固接的半圆形角度定位板,在矩形定位支撑底板上设有埋设入口和入土起始点横向定位刻度,在半圆形角度定位板上设有角度定位槽,角度定位轨道设有滑槽,一个侧面与半圆形角度定位板相邻接,背面下端位于埋设入口内与定位架铰接,深度定位轨道插装在角度定位轨道的滑槽内,设有传感器滑槽和尺寸刻度;输送棒插装在深度定位轨道的滑槽内,设有埋设结束刻线。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将传感器埋入土中的设计位置,埋设定位准确,速度快,适用范围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模型试验制模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型传感器精确定位及快速埋设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物理模型试验中,土体模型内部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的测量是研究土体受力状态、结构物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按照设计位置将传感器埋入土体模型中将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不同的试验对传感器的埋设角度和埋设位置要求不同。传统的传感器埋设方法是:事先准备铝管,根据具体埋设深度及埋设角度要求,在铝管粘贴埋设标记点,再将铝圆管一端开一长条状缺口,将传感器放入其中,引线从缺口处引出;准备相应角度的泡沫块,斜坡中间开半圆形长槽,用于铝管的辅助定位,然后开始埋设工作。
传统的埋设方法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埋设过程中,输送铝管的前部易对传感器壳体和引线造成伤害,导致传感器损坏;
(2)埋设角度主要依靠事先准备的泡沫块来辅助确定,泡沫块的加工及制作困难,且角度不可调节,埋设过程角度极易发生偏转,造成角度定位不准;
(3)埋设深度靠铝管上粘贴的标记来控制,粘贴的标记位置不够灵活,造成埋设深度不准确,且在埋设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微型传感器精确定位及快速埋设的装置,该装置可在模型土的准备过程中,帮助试验人员快速、准确地将传感器埋入指定位置,提高埋设传感器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型传感器精确定位及快速埋设的装置,包括定位架、角度定位轨道、深度定位轨道和输送棒,所述定位架包括矩形定位支撑底板和半圆形角度定位板,在所述矩形定位支撑底板的中央设有埋设入口,在所述埋设入口内固定有销轴,所述半圆形角度定位板垂直固定在所述矩形定位支撑底板上,底部横跨所述埋设入口,圆心位于所述销轴的中心线上,在所述半圆形角度定位板上设有多个角度定位槽,在所述定位支撑底板上设有与所述角度定位槽对应的入土起始点横向定位刻度;所述角度定位轨道设有滑槽,所述角度定位轨道的一个侧面与所述半圆形角度定位板相邻,并设有与所述角度定位槽插接的定位凸块,所述角度定位轨道的背面下端与所述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深度定位轨道插装在所述角度定位轨道的滑槽内,在所述深度定位轨道内设有与传感器尺寸吻合的滑槽,在所述深度定位轨道的外侧设有尺寸刻度;所述输送棒插装在所述深度定位轨道的滑槽内,设有推杆,在所述推杆的头端设有与传感器适配的顶推部,在所述推杆的尾部设有埋设结束刻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所述角度定位轨道的滑槽和所述深度定位轨道的滑槽横截面均为凸字形。
所述输送棒的顶推部采用开口结构。
在所述推杆的尾部还设有埋设起始刻线。
所有所述角度定位槽沿周向均匀布置,间隔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8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模型试验标准试件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软化点离线试样制样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