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头可转动的吹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8691.0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8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盖 模仁 吹膜机 可转动 模料 模头 本实用新型 动力单元 分子结构 吹制 界定 薄膜 转动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头可转动的吹膜机,主要系通过二动力单元分别带动模仁,及模盖转动,使得模料在流经该模仁与该模盖之间所界定出的间隙时,得以被该模仁及该模盖摩擦,使得模料内部的分子结构产生变化,致使吹制出的薄膜得以具有较佳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膜机,尤指一种模头可转动的吹膜机。
背景技术
吹袋机是一种可生产、制造薄膜(如塑胶袋)的机械,而吹袋机中模头单元系相当重要的元件,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M427261「吹袋机模头的模心」,该专利系揭示:内部有一注料孔道的座体以及自座体一侧凸设的凸柱,且凸柱的外周缘间隔凹设一第一导流槽道及一第二导流槽道,分别沿凸柱的外周缘往远离座体的方向螺旋状延伸,且自凸柱的外周缘凹设一第一主槽道以及一第二主槽道,其等的首端部系相汇集而与注料孔道相通,且第一主槽道与第二主槽道分别与第一导流槽道与第二导流槽道相通。
其优点在于:塑胶溶液自注料孔道注入后系先经第一主槽道及第二主槽道的分流,再流通至第一导流槽道及第二导流槽道,而不是直接分流至各导流槽道,因此对塑胶溶液有疏导的效果,从而可令塑胶溶液较均匀的分配于各导流槽道,进而令生产出来的塑胶袋厚薄度较为一致。
由于,部份膜料在吹制过程中需通过摩擦以改变内部结构,如此一来,该膜料所制成的薄膜才具有较佳强度而不易脆化。然,上述构造不足的处在于:薄膜在吹制过程中,不会对膜料进行摩擦,以至于上述构造无法广泛用于各种薄膜的吹制。爰此,本实用新型者本于多年来相关工作的专业工作经验,认为此种问题实有改善的必要,着手开始思考上述问题解决的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头可转动的吹膜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头可转动的吹膜机,其特征是,包括:
一模头单元:包括一模头本体,及设于该模头本体顶部的模仁及模盖,该模头本体顶部具有一输出环孔;该模盖套设于该模仁外侧方,以令该模盖与该模仁之间界定出一环状孔隙,且该环状孔隙与该输出环孔相通;
一轴体:自该模头本体底部中央贯穿至该模头本体顶部,且一端与该模仁的底部中央连接,使该轴体能够带动该模仁转动;
一第一动力单元:动力连接该轴体的另一端,以供带动该轴体转动;
一第二动力单元:动力连接该模盖,以供带动该模盖转动。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该第一动力单元,及该第二动力单元分别带动该模仁,及该模盖转动,致使膜料流经该环状孔隙时,该模仁及该模盖对该模料进行转动摩擦,使得膜料内的分子结构产生改变,如此,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吹出的薄膜具有较佳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1-模头单元;11-模头本体;111-输出环孔;12-模仁;13-模盖;14-环状孔隙;2-轴体;3-第一动力单元;4-第二动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凭借图式的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与实施例,以使贵审查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模头可转动的吹膜机,包括:
一模头单元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8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