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9841.X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2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波;叶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德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1/24;E01C7/32;E01C3/04;E03F5/10;E03F5/22;E0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装置 储水箱 注水管 路基结构 输水管 水泵 喷头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处 从上至下 路面基层 收集雨水 透水基层 自动洒水 承重层 垂直的 加强层 净化层 沥青层 竖直 水资源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基结构,包括路面本体以及安装在其两侧的防护装置,所述路面本体从上至下依次为沥青层、透水基层、净化层、加强层、承重层以及路面基层,所述防护装置内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储水箱的顶板且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沿防护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注水管靠近路面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喷头,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收集雨水并对道路进行自动洒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在夏天路面进行洒水降温,如果不能及时对道路进行洒水降温保护,道路受到自然侵蚀,损耗比较严重,大大缩短了道路使用寿命,通常人们在对道路进行降温时,需要运用洒水车对道路进行降温,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浪费财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基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路基结构,包括路面本体以及安装在其两侧的防护装置,所述路面本体从上至下依次为沥青层、透水基层、净化层、加强层、承重层以及路面基层,所述防护装置内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储水箱的顶板且固定连接有与其垂直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沿防护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注水管靠近路面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喷头另一端贯穿注防护装置并延伸至路面本体的上方,所述加强层的中部开设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加强层位于集水腔的上位开设有若干渗水孔,所述承重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集水腔与储水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大雨后,雨水依次穿过沥青层、透水基层、净化层,并通过加强层顶部开设的落水孔进入到集水腔中,再通过集水腔底部的进水管进入到储水箱内,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存储,在夏天马路干燥时,通过启动水泵,将收集的雨水抽入输水管,并随着输水管竖直向上流动至注水管内,并通过注水管一侧的喷头对路面进行喷洒,实现自动洒水。
作为优选,所述沥青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柱,所述防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防护装置固定连接,沥青层的顶部且位于每两个防滑柱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落水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柱能够使人在行走时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当雨水落到防滑柱上时,通过其两侧滑落,并通过落水孔落入透水基层中。
作为优选,所述净化层设有两层,从上到下分别为陶粒层及活性炭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粒层能够对雨水中的较大杂质进行过滤,活性炭层能够吸附雨水中的细小杂质,从而雨水进行二次过滤。
作为优选,所述路面基层由夯土层和夯土层内的加强筋构成,所述加强筋有横向的拉丝和纵向的拉丝垂直编制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大大提高了整个路面的负载能力,不容易发生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路面本体与两侧防护装置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水土工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防水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箱的远离路面本体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设有电磁阀,所述出水管呈90度弯曲状,且其另一端贯穿防护装置的底板并延伸至外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德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龙德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98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分带防撞路缘石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路面渗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