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0054.7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闸 溜槽 混凝土 浇筑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包括外侧土体、负压溜槽、高程调节体和槽口调节车;负压溜槽与外侧土体之间设置高程调节体和槽口调节车,负压溜槽与外侧土体相接处设置槽底找平层,负压溜槽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卸料口;所述槽口调节车由移动转轴、移动平台和移动台柱组成,移动平台上下端分别设置移动台柱和移动转轴;所述负压溜槽由槽底板、柔性盖带和槽外撑柱组成,槽底板上部设置柔性盖带,槽底板外侧设置槽外撑柱;移动台柱的顶部设置槽底调节板、调节转轴和槽口调节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负压溜槽的卸料口部位设置槽口调节车,可对卸料口的位置和高程进行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属于堤坝与电站工程领域,适用于船闸混凝土浇筑施工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水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网中的重要作用益彰显。船闸作为航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克服航道上的水位差而建的能够升降船舶或船队的水工建筑物。如果一座船闸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整条航道就被迫停航,因而船闸通常被称为航道的咽喉。因此,提高船闸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改善船闸的安全性、提升工程建设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的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在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中,混凝土拌和物经汽车或皮带机输送至溜槽集料斗,然后由溜槽输送至仓面接料汽车,这样就能完成整个大坝的混凝土运输任务。这种设备结构简单、不需要外加动力,输送能力很强,在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中,混凝土拌和物经汽车或皮带机输送至溜槽集料斗,然后由溜槽输送至仓面接料汽车,这样就能完成整个大坝的混凝土运输任务。这种设备结构简单、不需要外加动力,输送能力很强。然而受现有的施工工艺、结构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时船闸模板支设整体性及定位精度不高、负压溜槽卸料口高程调节难度大、土体灌浆质量监控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降低了船闸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鉴于此,为加快混凝土垂直、水平的入仓速度,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目前亟待发明一种不但可以对卸料口的位置和高程进行精确控制,而且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的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可以提升现场施工质量和施工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的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
这种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包括外侧土体、负压溜槽、高程调节体和槽口调节车;负压溜槽与外侧土体之间设置高程调节体和槽口调节车,负压溜槽与外侧土体相接处设置槽底找平层,负压溜槽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卸料口;所述槽口调节车由移动转轴、移动平台和移动台柱组成,移动平台上下端分别设置移动台柱和移动转轴;所述负压溜槽由槽底板、柔性盖带和槽外撑柱组成,槽底板上部设置柔性盖带,槽底板外侧设置槽外撑柱。
作为优选:移动台柱的顶部设置槽底调节板、调节转轴和槽口调节杆。
作为优选:槽底板与柔性盖带相接处设置盖带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负压溜槽的卸料口部位设置槽口调节车,可对卸料口的位置和高程进行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闸负压溜槽混凝土浇筑体系示意图;
图2是图1负压溜槽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侧土体;2-负压溜槽;3-高程调节体;4-槽口调节车;5-槽底找平层;6-进料口;7-卸料口;8-盖带螺栓;9-移动转轴;10-移动平台;11-移动台柱;12-槽底调节板;13-调节转轴;14-槽口调节杆;15-槽底板;16-柔性盖带;17-槽外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0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