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吸附塔进气接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0928.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华;刘多鹏;李尊善;张汪林;许慧妍;赵志强;程家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塔 封头 无缝管 接管 本实用新型 进气法兰 焊接 连通 进气接管 改进型 插入式焊接 底部连接 封头结构 封头开孔 焊接距离 机械制造 双面焊接 吸附设备 应力集中 进气管 开孔 通气 破裂 制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吸附塔进气接管机构,属于机械制造中通气吸附设备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吸附塔、设置在吸附塔底部且与吸附塔连通的进气法兰和与进气法兰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吸附塔底部焊接有无缝管,所述无缝管焊接有封头接管,所述无缝管和封头接管之间设置设为双面焊接连接,所述封头接管与进气法兰设置之间设为插入式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封头结构形式,利用无缝管进行连通吸附塔底部和封头接管,能够有效的减少焊接距离;使封头顶端避免了开孔,保证了封头的连续性,降低了封头开孔焊接的应力集中,避免封头接管顶部和吸附塔底部连接处破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中通气吸附设备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型吸附塔进气接管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原制氮机吸附塔底部为EHA型椭圆封头结构,制氮机吸附塔工作时通过内部填充物活性炭在系统加压对空气中氧气产生吸附,在降压排气时解吸,使活性炭分子再生,从分离产生氮气,循环操作;电磁阀控制管道内1.5Mpa压缩空气以2次/min频率,通过接管对吸附塔进行充放;压缩空气进入筒体内冲击内部分流件,将气流均匀分散,经穿过筛网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椭圆封头与吸附塔底部焊接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被开裂。因此,一种改进型吸附塔进气接管机构的设计对于通气吸附设备制造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经检索,已有专利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003721.7,专利名称:一种制氮机吸附塔,申请日:2017年01月04日。本实用新型包壳体、出气管、进气接管和底部封头,出气管位于壳体顶部,底部封头连接在壳体的底部,进气接管焊接在底部封头的底部,进气接管、壳体和底部封头的壁厚相同,进气接管与底部封头的内外两侧均通过焊接连接。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制备过程中,其中内补强的制作和焊接工艺相对复杂,操作空间受限,使吸附塔质量不稳定,易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吸附塔底部焊接处易开裂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吸附塔进气接管机构,该改进型吸附塔进气接管机构通过改变封头结构形式,利用无缝管进行连通吸附塔底部和封头接管,能够有效的减少焊接距离;使封头顶端避免了开孔,保证了封头的连续性,降低了封头开孔焊接的应力集中,避免封头接管顶部和吸附塔底部连接处破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吸附塔进气接管机构,包括吸附塔、进气管和进气法兰,所述进气法兰设置在吸附塔底部且与吸附塔连通,进气管与进气法兰连通,所述吸附塔底部焊接有无缝管,所述无缝管焊接有封头接管,所述无缝管和封头接管之间设为双面焊接连接,所述封头接管与进气法兰之间设为插入式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塔底部与无缝管之间设置成双面焊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法兰与封头接管焊接处内侧设置有U型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头接管位于进气法兰焊接处端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进气法兰与封头接管之间的焊缝设置为全熔透式焊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缝管与吸附塔之间连接处焊接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为2根,2根所述进气管对称设置在进气法兰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塔内位于底部处设置有分流板和筛网,所述筛网设置在分流板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设置为4条且均布在所述无缝管与吸附塔外壁上,所述加强筋竖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0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丙丁烷混合气体的除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厂炉气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