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冷却水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1871.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山东诚杰律师事务所 37265 | 代理人: | 王志强;刘成飞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润滑油 冷却水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 冷却管 连接卡 输水 密封圈 水循环冷却 降温效率 冷却水流 冷却主管 主体连接 主体内部 支护 储水池 运输 加工 储存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水循环主体和冷却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主体内部设有水循环冷却仓,所述水循环主体前侧和下侧均设有输水冷却管,且输水冷却管与水循环主体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水循环主体左侧设有运输连接卡,所述运输连接卡上设有多组固定支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对输送润滑油内外双向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同时配合储水池将使用的冷却水流进行集中储存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冷却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在加工输送过程中,由于加工时温度较高,在对润滑油进行冷却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水,且通常的喷洒效果只能在油管表面进行降温,降温效率一般,而在进行喷洒冷却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喷头同时使用,且喷洒后使用的水大多进行排放,不但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加工用冷却水循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装置能够通过内外两个位置对输送的润滑油进行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水循环主体1和冷却主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主体1内部设有水循环冷却仓3,所述水循环主体1前侧和下侧均设有输水冷却管4,且输水冷却管4与水循环主体1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5,所述水循环主体1左侧设有运输连接卡6,所述运输连接卡6上设有多组固定支护7,所述固定支护7上设有延伸固定轴8,所述冷却主管2内设有冷却内管9,所述冷却主管2与油片10连接,所述油片10一侧设有输油管11,且输油管11 贯穿油片10与出油口12连通。
所述水循环主体1前侧的输水冷却管4为主输水管13,所述主输水管13上部起始端贯穿水循环主体1前壁与水循环冷却仓3连通,所述水循环主体1下侧输水冷却管4为辅输水管14,所述辅输水管14上部起始端依次贯穿水循环主体1下壁和冷却主管2与冷却内管9连通,所述主输水管13和辅输水管14下部末端均通过水泵与储水池连通。
所述冷却内管9两端与油片10连接处呈封闭状态。
所述冷却主管2左右两端所连接部件,通过冷却主管2中部呈对称形式。
优选的,所述运输连接卡6左壁上设有塑胶垫片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对输送润滑油内外双向降温,提高了降温效率,同时配合储水池将使用的冷却水流进行集中储存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主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循环主体,2、冷却主管,3、水循环冷却仓,4、输水冷却管,5、密封圈,6、运输连接卡,7、固定支护,8、延伸固定轴,9、冷却内管,10、油片,11、输油管,12、出油口,13、主输水管,14、辅输水管,15、塑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1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冷冻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封胶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