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硬质型河岸带生态拦截的多级植物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5428.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8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薛利祥;段婧婧;杨林章;薛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级净化 二级净化 河岸带 硬质 植物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 均匀开设 生态拦截 河道 常绿藤本植物 草本植物 不锈钢纱网 安装应用 城市河道 净化水质 美化环境 上层填料 生态功能 挺水植物 维护方便 下层填料 雨水篦子 占用空间 出水孔 固定的 面贴合 溢流孔 硬质化 挡墙 种植 土建 岸边 垂直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硬质型河岸带生态拦截的多级植物净化系统,包括岸边固定的一级净化槽、驳岸挡墙上安装的二级净化槽以及河道底部种植的挺水植物;所述一级净化槽面向道路的一侧为雨水篦子,内覆不锈钢纱网;一级净化槽面向河道的一侧与驳岸挡墙共面贴合,该侧底部均匀开设有出水孔;一级净化槽、二级净化槽内均铺设有上层填料及下层填料,且一级净化槽、二级净化槽内分别种植常绿藤本植物、喜湿草本植物,二级净化槽面向河道的一侧上部均匀开设有溢流孔。本实用新型兼具美化环境与净化水质的效果,价格低廉,维护方便,便于在硬质型河岸带安装应用,不需要土建,不额外占用空间,解决了现阶段城市河道垂直化、硬质化,生态功能难以发挥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硬质型河岸带生态拦截的多级植物净化系统,属于河岸带生态修复与面源污染阻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的自然地表被大量改造为不透水地面,使得降水产流系数增大。降雨期间,城市道路表面累积的大量悬浮颗粒、营养盐、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物质会被雨水径流所溶解、冲刷,并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迁移进入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破坏。其中,雨水径流所携带的氮、磷营养盐易造成受纳水体富营养化,引发面源污染,值得重视。
河岸带是指位于河流等水体两侧或周围,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的狭长生态缓冲区。滨岸缓冲带与河流、湖泊相邻,对污染物、沉积物和洪水具有一定缓冲功能,能通过一定宽度的水-土壤(沉积物)-植物系统的过滤、渗透、吸收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功能效应,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物。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愈发紧张,城市河道狭窄化、硬质化现象严重,城市河岸带对污染物的拦截阻控功能难以发挥。
上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生态混凝土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及所形成生物膜的生物作用清除和降解污染物,以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主要包括植被层、生态混凝土层和碎石层。生态混凝土可采用混凝土砌块或现场浇筑,中间用固定木桩加固,碎石层由不同粒径的碎石组合而成。生态混凝土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和良好的促渗特性,可以从源头上削减城市面源污染的产生,提高雨水的利用率。然而,该技术工程成本较高,比较适合于新建城市河岸带的规划设计。对于已建成的河岸带来说,由于空间和费用的限制,采用该技术不太可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硬质型河岸带生态拦截的多级植物净化系统,具有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兼具美化环境与净化水质的效果,不需要土建,不额外占用空间,节能环保。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硬质型河岸带生态拦截的多级植物净化系统,包括岸边固定的一级净化槽、驳岸挡墙上安装的二级净化槽以及河道底部种植的挺水植物;
其中,所述一级净化槽面向道路的一侧为雨水篦子,且雨水篦子内覆有不锈钢纱网;所述一级净化槽面向河道的一侧与驳岸挡墙共面贴合,且该侧底部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一级净化槽、二级净化槽内均铺设有上层填料及下层填料,上层填料为多孔陶粒或大颗粒砾石,下层填料为土或基质,且一级净化槽内种植有常春藤、绿萝等常绿藤本植物;所述二级净化槽面向河道的一侧上部均匀开设有溢流孔,且二级净化槽内种植有牙根、铜钱草、吊兰等喜湿草本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净化槽由砖混砌筑,其槽宽30~50cm,高20~40cm。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的孔径0.5~1cm,孔距5~20cm。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净化槽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其横断面为U型或梯形,上口宽度130~180mm,高96~130mm。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孔的孔径0.5~1cm,孔距5~20cm。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净化槽内的上层填料及下层填料总高度为10~20cm,其上层填料的高度为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54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强化脱氮除磷双层人工浮岛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