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线用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5750.7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区湴湖恒新织造厂 |
主分类号: | F26B13/08 | 分类号: | F26B13/08;F26B13/14;F26B21/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5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箱 纺织线 金属杆 焊接 本实用新型 烘干装置 电热丝 内表壁 烘干 滚轮 两侧边缘处 挡板 上下两端 外表面套 转动把手 边缘处 送风扇 支撑座 线筒 缠绕 转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线用烘干装置,包括烘箱,烘箱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座,烘箱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上下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金属杆,金属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电热丝,烘箱的两侧内表壁靠近金属杆的底部均焊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金属杆和电热丝对烘箱的内部进行持续的高温,通过送风扇可以更好的使烘箱内部的温度达到均匀,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纺织线进行烘干,通过转动把手,带动线筒的转动,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纺织线进行缠绕,从而可以更好的使纺织线在烘箱的内部,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以更好的进行移动,使其可以更好的对纺织线进行烘干,减少工作者的劳动量,提高纺织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线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是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纺织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烘干装置,现有的烘干装置大多为结构简易的烘干装置,结构简易的烘干装置烘干效果差,易使纱线表面的烘干度不均匀,需要使用者对纱线进行二次加热烘干,增强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对纺织线进行烘干的时候,无法更好的对纺织线流动的速度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会导致纺织线的无法均匀的烘干,从而会降低纺织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线用烘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适用于一般申请)或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思路是(适用于合案申请中),一种纺织线用烘干装置,包括烘箱,所述烘箱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支撑座,所述烘箱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上下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电热丝,所述烘箱的两侧内表壁靠近金属杆的底部均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烘箱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连通有进线管,所述烘箱的另一侧外表面中心处连通有出线管,所述烘箱的上下两侧外表面中心处均连通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顶面中心处焊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底端固定有送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烘箱的两侧内表壁靠近中心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滑动贯穿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挡板的底部靠近中心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滑动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线管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纺织线,且纺织线的外表面依次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外表面相贴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座整体的一侧固定有方架,所述方架的顶部中心处滑动贯穿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方架的内部,一端延伸至方架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线筒,且线筒的外表面与纺织线的一端缠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线筒的内表壁等距开设有四个卡合槽,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等距焊接有四个卡合板,且四个卡合板与四个卡合槽的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区湴湖恒新织造厂,未经广州市白云区湴湖恒新织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5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