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光伏种植大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5836.X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周;李晓霞;胡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泓源睿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H02S20/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大棚 双面光 大棚主体 种植架 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 顶部安装 光源设置 人造光源 反射层 种植槽 光伏 架脚 光源 太阳能 发电 侧面 外部 | ||
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和人造光源发电的双面光伏组种植大棚结构,涉及种植大棚领域。一种双面光伏种植大棚结构,包括大棚主体和光源,所述大棚主体顶部安装有双面光伏板,所述双面光伏板下方设置有呈倒“V”字形的种植架,所述种植架的两斜面上都设置有植物固定板;所述植物固定板上设有种植槽;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种植架架脚两侧,所述大棚主体内侧面设有反射层。本实用新型可减少光伏种植大棚对外部电能的需求,减少电费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大棚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面光伏种植大棚结构。
背景技术
在种植领域,不同的植物对光照时间、强度都不尽相同,研究表明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线波长在400-700nm左右,其中400-500nm(蓝色)的光线以及610-720nm(红色)对于光合作用贡献最大。
为了提高种植效益,特别是对于经济价值高的植物,通常采用人造光源,即在遮闭的大棚中设置人造光源,通过人造光源严格控制植物受光照时间以及光照强度,从而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种植效益。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种植效益,但存在以下问题: 1、人造光源耗电量巨大,电费投入大;2、人造光源产生的光能除小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以外,其余大部分散失在空气中,即能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和人造光源发电的双面光伏种植大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光伏种植大棚结构,包括大棚主体和光源,所述大棚主体顶部安装有双面光伏板,所述双面光伏板下方设置有呈倒“V”字形的种植架,所述种植架的两斜面上都设置有植物固定板;所述植物固定板上设有种植槽;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种植架架脚两侧,所述大棚主体内侧面设有反射层。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固定板为白色塑料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亮度可调的LED灯。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为锡箔纸,所述锡箔纸粘接在大棚主体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双面光伏板电连接,所述光源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光伏种植大棚结构,通过设置倒“V”字形的种植架,将光源设置在种植架架脚两侧,光源产生的光照在照射植物时除被植物吸收外,另外散射的光部分可直接照射至双面光伏板背面由其吸收发电,部分经大棚主体内侧面的反射层反射后重新用于植物吸收或双面光伏板发电,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双面光伏板自身发电可减少大棚电费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种植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大棚主体,2.双面光伏板,3.种植架,4.光源,5.蓄电池,11.反射层,31.植物固定板,311.种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光伏种植大棚结构,包括大棚主体1和光源4,所述大棚主体1顶部安装有双面光伏板2,所述双面光伏板2下方设置有呈倒“V”字形的种植架3,所述种植架3的两斜面上都设置有植物固定板31;所述植物固定板31上设有种植槽 311;所述光源4设置在所述种植架3架脚两侧,所述大棚主体1内侧面设有反射层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泓源睿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泓源睿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5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