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中碳氢氮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6305.2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7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姜英;罗陨飞;张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源智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氢氮 智能检测装置 锡纸 煤质检测 锡纸包裹 样品输送 打磨 本实用新型 检测仪 打包 样品输送单元 运送 测定仪器 检测装置 毛边处理 人工操作 智能化 检测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质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中碳氢氮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煤中碳氢氮智能检测装置包括碳氢氮检测仪、锡纸包裹单元和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碳氢氮检测仪用于检测煤中碳氢氮含量;锡纸包裹单元用于将放有样品的锡纸打包成球状;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用于将放有样品的锡纸运送至锡纸包裹单元,以及将打包成球状的锡纸球进行磨毛边处理;第一样品输送单元将放有样品的锡纸运送至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中碳氢氮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符合《煤的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GB/T 30733)规定的测定要求,使煤的碳氢氮检测装置智能化、自动化,代替了全部人工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中碳氢氮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碳和氢是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两者和氧加在一起占煤的有机质的95%以上;而氮是煤中唯一完全以有机形态存在的元素。因此,了解煤中碳氢氮含量对于了解煤的性质,核对其它指标检测结果,推算煤炭应用过程中热量、物料、污染物排放等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煤中碳氢氮元素检测的方法是基于多种检测仪器,但是这些检测仪器只能够实现待测样品进入检测仪器后自动完成检测过程,对于待测样品称量、样品包锡纸准备、待测样品放入检测仪器指定位置等工序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有引入人为误差的危险性,给企业的煤炭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国内外煤炭生产、加工利用和贸易的发展,煤炭成为各用煤单位的主要成本,供需双方的煤炭质量纠纷时有发生。因此,检测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去人化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中碳氢氮智能检测装置及煤质检测系统,符合《煤的碳氢氮的测定仪器法》(GB/T 30733)规定的测定要求,使煤的碳氢氮检测装置智能化、自动化,代替了全部人工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中碳氢氮智能检测装置,包括:
碳氢氮检测仪,用于检测煤中碳氢氮含量;
锡纸包裹单元,用于将放有样品的锡纸打包成球状;
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设置在所述锡纸包裹单元的一侧,用于将放有所述样品的所述锡纸运送至所述锡纸包裹单元,以及将打包成球状的锡纸球进行磨毛边处理;
第一样品输送单元,将放有所述样品的所述锡纸运送至所述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以及将打包成球状的所述锡纸球从所述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运送至所述碳氢氮检测仪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存样台,所述存样台设置在所述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与所述锡纸包裹单元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样品输送单元用于将放有所述样品的所述锡纸从所述存样台运送至所述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或将所述锡纸球从所述样品输送及打磨单元运送至所述存样台或将所述锡纸球从所述存样台运送至所述碳氢氮检测仪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样品输送单元,所述第二样品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样品运送至所述存样台。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样品输送单元包括AGV小车和控制所述AGV小车的AGV驱动组件。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样品称重单元,用于称量所述样品,所述第二样品输送单元将称量后的所述样品从所述样品称重单元运送至所述存样台。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样品称重单元包括称重天平。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样品输送单元包括样品夹取器和控制所述样品夹取器的夹取器驱动组件。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碳氢氮检测仪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源智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力源智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6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