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垃圾清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7105.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宇梁;韩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宇梁;韩晓丽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B65G69/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7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施工垃圾 清运装置 排水板 本实用新型 顶端位置 弧形凹槽 固定杆 箱门 背部顶端 传统建筑 底部位置 技术设备 垃圾清运 内壁位置 外壁位置 雾化喷头 箱体正面 箱体转动 装车过程 纵向设置 转动杆 滑块 扬尘 拆卸 后门 匹配 装载 垃圾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垃圾清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和背部内壁位置均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箱体左侧顶端位置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底部位置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门上部正面和背部外壁位置均设置有与弧形凹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箱体右侧顶端位置纵向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位置设置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靠近箱体一侧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排水板正面和背部顶端位置设置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清运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垃圾清运装置,解决传统建筑垃圾装车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扬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产生巨大的危害,装载较长的物品需要拆卸后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清运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垃圾清运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建筑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淤泥以及弃料等。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正因为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所以其环节的考虑是更重要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
传统建筑垃圾装车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扬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产生巨大的危害,和传统技术相比本设计后门为内翻结构省去装载较长的物品需要拆卸后门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垃圾清运装置,解决了传统建筑垃圾装车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扬尘,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产生巨大的危害,装载较长的物品需要拆卸后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垃圾清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和背部内壁位置均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箱体左侧顶端位置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底部位置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门上部正面和背部外壁位置均设置有与弧形凹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箱体右侧顶端位置纵向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位置设置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靠近箱体一侧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排水板正面和背部顶端位置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排水板通过转动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排水板正面一侧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箱体右侧外壁顶部位置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壁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正面输出轴顶端位置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位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相互靠近一侧且位于排水板上下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位置设置有防尘罩,所述电机外部位置设置有密封罩。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位置设置有车轮,所述底板上壁且位于箱体右侧位置设置有水箱。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相互靠近一侧且位于转动杆同一水平位置开设有与转动杆相匹配的转动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垃圾清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宇梁;韩晓丽,未经姜宇梁;韩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7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