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药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8909.0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1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民;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5 | 分类号: | A61B1/015;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31302 | 代理人: | 包文超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压部件 一端开口 调压腔 本实用新型 腔镜手术 手术操作 推进方式 止血效果 靶组织 夹角为 止血剂 导管 给药 腔壁 轴向 均衡 缓和 释放 视野 | ||
一种输送药剂的装置,包括调压部件,所述的调压部件包括调压腔,其一端开口,用于与导管相连,另一端开口处的腔壁与调压腔的轴向所成夹角为3°~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以更稳定及持续均衡的推进方式和更缓和的形式对容器内的药剂实施输送,有效避免压力突然释放而使药剂受靶组织的反作用而布满腔镜视野,使给药(如:止血剂)更精确,同时改善了腔镜手术操作的连续性,提高了止血效果,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药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受压力源驱动而将药剂输送至靶组织的器件,以利于药剂在靶组织发挥治疗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创伤出血,不论采用何种止血技术,均离不开“压迫止血”的常规手段。常见的如:体外创伤使用的创可贴,以及各种手术中使用的止血海绵、止血微球、止血医用膜和无纺工艺制成的止血纱等。这些止血技术虽然有效提高了止血效率,但都必须先压迫一段时间后再将外力撤除,并观察创伤处是否仍有出血点。如仍有出血,则需继续使用止血剂,并再次压迫,直至达到止血。不仅操作繁复,依赖于人为判断,对于深层实质脏器和腔道深层创面的止血难以准确操作,造成止血困难,尤其是对这些部位或组织需长时间局部压迫而止血,不利于创伤的后期愈合。如:鼻窦或鼻腔,目前通常采用膨胀止血海绵,止血不易彻底,需压迫24小时后观察无出血再取出止血海绵。患者鼻部肿胀、呼吸道不畅,也造成手术及时止血困难,患者生存质量差,24小时观察并需第二次取出,增加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量。
止血凝胶的出现,使得创伤止血得到了改善。但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创口,止血凝胶难以在短时间内粘附于创口,不然难以实现及时止血的目的。
市场上,也有以喷雾方式将药剂喷于伤处的产品,这种喷雾方式的目的是均匀喷撒粉剂方式并不是一种止血方法。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其主要用于扭伤,对于搓伤和刀伤等仍有必要采用粉剂止血,也必须使用压迫止血的方式(根据气雾剂使用说明书)。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420372934.3公开了一种用于创伤的止血装置及其组件,包括用于盛放止血剂的容器,用于控制外接压力源与容器连通或断开的阀门,一端折弯形成弯折部的作用导管,三通件分别与容器、阀门和作用导管连通。该装置能够对出血靶组织进行快速止血,但是由于在开启阀门的瞬间,存在瞬间泄压——使射出的流体压力瞬间升高,使得治疗剂在压力驱动下对组织产生瞬间冲击的止血粉,对组织冲击力而产生的作用部位反作用力,使得止血粉布满了视野,无法继续观察,同时手术腹腔镜也被止血粉粘附导致无法观察,影响止血剂对组织止血效果及时观察,也影响了腔镜手术操作的持续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药剂的装置,受压力源驱动而将药剂输送至靶组织,以利于药剂在靶组织发挥治疗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药剂的装置,对器件内的药剂施以稳定压力,避免对靶组织造成冲击而产生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药剂的装置,受压力源驱动而将止血剂精准输送至出血组织,避免对出血组织多次止血,利于适量止血剂在出血组织发挥止血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药剂的装置,避免输送至靶组织的药剂对该部位及组织产生冲击及反作用力,造成视野区域的雾化,使止血粉粘附在器械表面(如:腹腔镜镜面),而影响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药剂的装置,将导管等部件固定于器件,或与器件一体成型制造,避免输送至靶组织的药剂对组织产生冲击,而影响腔镜观察,以利于腔镜手术的进行。
一种装置,用于输送药剂,包括
容器,用于容纳药剂;
腔体,其包括腔道、腔体入口和腔体出口,腔体出口朝向容器的底部;
阀,其包括第一通孔和阀体,第一通孔分别与腔体入口和腔体出口连通,阀体将腔道分隔为泄压腔道和受压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8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药剂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确认胶囊内镜排出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