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石膏多级氧化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2598.5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广洪;郑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广洪 |
主分类号: | C01F11/46 | 分类号: | C01F1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灰 多级氧化 高效低成本 脱硫石膏 氧化器 本实用新型 废气导入管 螺旋输送机 生产成本低 竖式冷却器 资源再利用 底部连通 二级氧化 废气热源 内部固定 最终产物 处理量 导通管 废气源 进料筒 扇叶 冷却 瓶颈 环保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灰处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石膏多级氧化器装置,包括脱硫灰仓,所述脱硫灰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级氧化器,所述一级氧化器的底部连通有位于脱硫灰仓内部的二级氧化器。该高效低成本的脱硫石膏多级氧化器装置,通过设置的进料筒置料,通过设置的扇叶带动废气导入管内的废气源,通过设置的多级氧化器对其进行氧化,氧化完毕后通过设置的导通管,设置在竖式冷却器迅速带走其表面的热量,从而迅速对其进行冷却,通过设置的螺旋输送机输送最终产物,从而解决了脱硫灰不能作为资源再利用的瓶颈,实现其环保、投资小、处理量大、生产成本低和可利用多种废气热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灰处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石膏多级氧化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湿法脱硫技术,因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和消耗水资源多等弊端的存在,使国内外很多涉及烟气脱硫的企业选择了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该工艺投资较少,脱硫效果好,没有污水排放等优点广泛被认可,因此在国内很多钢铁行业、烧结行业和发电行业进行了建设和应用,目前国内初步统计约有1000多家企业在运行干法半干法脱硫装置。
但是采用干法和半干法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副产物是以干燥的除尘灰方式被排出来,简称脱硫灰,由于脱硫灰内部成分比较复杂,不能被直接应用,特别是脱硫灰所含的特有的有害成分CaSO3,不能作为资源来使用,只能用于回填或堆放;填埋或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因为CaSO3具有不稳定性,在自然环境内会随时间推移而释放出对大气、土地、地下水有污染和破坏性的SO2,因此,如何合理处置和应用脱硫灰是企业和国家乃至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一直在不断的研发和探索脱硫灰的处置和应用,但是基本上是在实验室进行,有合理的技术处置也是因为处置成本问题不能向企业进行推广,难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个别的企业有这方面的研发技术也是因为装置投资过大和处置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实现成果转化进行规模化生产,故而提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石膏多级氧化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石膏多级氧化器装置,具备高效率生产等优点,解决了难以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个别的企业有这方面的研发技术也是因为装置投资过大和处置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实现成果转化进行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效率生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脱硫石膏多级氧化器装置,包括脱硫灰仓,所述脱硫灰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级氧化器,所述一级氧化器的底部连通有位于脱硫灰仓内部的二级氧化器,所述二级氧化器的底部连通有三级氧化器,所述脱硫灰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筒,所述脱硫灰仓的左侧插接有延伸至脱硫灰仓内部且贯穿一级氧化器、二级氧化器和三级氧化器的供风主管,所述供风主管的左端连通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的顶部连通有废气导入管,所述废气导入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气阀,所述风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脱硫灰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室,所述出料室的右侧连通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式冷却器,所述竖式冷却器的左侧插接有导通管,所述竖式冷却器的顶部连通有置液盖,所述冷却室的右侧连通有导出管,所述导出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机,所述供风主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一级氧化器内部的第一出气阀,所述供风主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一级氧化器内部的第二出气阀,所述供风主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三级氧化器内部的第三出气阀。
优选的,所述供风主管呈弯折状,弯折角度为九十度。
优选的,所述导通管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导通管呈等距离排布。
优选的,所述供风主管的直径与进风筒的直径相适配,且废气导入管与进风筒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广洪,未经郑广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2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棕刚玉磨料的煅烧装置
- 下一篇:吸水结构与具有吸水结构的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