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氮化碳空心球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3146.9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倪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埃普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F13/02;C01B21/08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箱 预热管 氮化碳空心球 反应装置 热反应炉 储料罐 过渡管 喷气嘴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反应箱内腔 出口连接 底部连接 反应效果 活动铰接 热管出口 下部侧壁 向下折弯 一端连接 进料管 盖板 风机 供风 热管 穿过 外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氮化碳空心球反应装置,它包括有热反应炉、反应箱,反应箱底部设有加热器,反应箱上部一侧通过进料管与热反应炉出口连接,反应箱上部另一侧设有过渡管,过渡管与储料罐底部连接,储料罐顶部活动铰接有盖板,反应箱上部一侧连接有返热管,反应箱内腔中部设有预热管,返热管出口向下折弯与预热管一端连接,预热管另一端穿过反应箱形成出口,反应箱下部侧壁上设有喷气嘴,喷气嘴由外部风机供风。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反应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氮化碳空心球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氮化碳材料由于在机械、力学、光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所以氮化碳纳米材料已经成为科学家的研究热点,现有氮化碳纳米材料的反应系统结构复杂,反应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反应效果好的氮化碳空心球反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氮化碳空心球反应装置,它包括有热反应炉、反应箱,反应箱底部设有加热器,反应箱上部一侧通过进料管与热反应炉出口连接,反应箱上部另一侧设有过渡管,过渡管与储料罐底部连接,储料罐顶部活动铰接有盖板,反应箱上部一侧连接有返热管,反应箱内腔中部设有预热管,返热管出口向下折弯与预热管一端连接,预热管另一端穿过反应箱形成出口,反应箱下部侧壁上设有喷气嘴,喷气嘴由外部风机供风。
所述的喷气嘴为6-8个,均匀分布在预热管下方的反应箱侧壁上。
所述的预热管出口、返热管分别位于反应箱两侧。
所述的储料罐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反应箱上部一侧,储料罐上部呈圆筒形,下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过渡管与锥形底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配方可参见专利2006100987466为例)将混合后的四氯化碳和乙二胺倒入热反应炉加热形成前驱物,前驱物通过进料管进入反应箱,正硅酸乙酯、乙醇、二氧化硅等溶液从储料罐进入反应箱,喷气嘴由外部风机供风将反应箱内的溶液进行喷气搅拌,搅拌后加热器缓缓加热,随着水分蒸发,使前驱物渗入二氧化硅的孔洞中,水分蒸发时的热量通过返热管和预热管再次接入反应箱内进行溶液预热,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反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氮化碳空心球反应装置包括有热反应炉1、反应箱2,反应箱2底部设有加热器3,反应箱2上部一侧通过进料管4与热反应炉1出口连接,反应箱2上部另一侧设有过渡管5,过渡管5与储料罐6底部连接,储料罐6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反应箱2上部一侧,储料罐6上部呈圆筒形,下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过渡管5与锥形底部连接,储料罐6顶部活动铰接有盖板,反应箱2上部一侧连接有返热管7,反应箱2内腔中部设有预热管8,返热管7出口向下折弯与预热管8一端连接,预热管8另一端穿过反应箱2形成出口,预热管8出口、返热管7分别位于反应箱2两侧,反应箱2下部侧壁上设有喷气嘴9,喷气嘴9由外部风机供风,喷气嘴9为6-8个,均匀分布在预热管8下方的反应箱2侧壁上。本实施例(配方可参见专利2006100987466为例)将混合后的四氯化碳和乙二胺倒入热反应炉加热形成前驱物,前驱物通过进料管进入反应箱,正硅酸乙酯、乙醇、二氧化硅等溶液从储料罐进入反应箱,喷气嘴由外部风机供风将反应箱内的溶液进行喷气搅拌,搅拌后加热器缓缓加热,随着水分蒸发,使前驱物渗入二氧化硅的孔洞中,水分蒸发时的热量通过返热管和预热管再次接入反应箱内进行溶液预热,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反应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埃普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埃普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3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膜反应装置
- 下一篇:硫化铜纳米空心球反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