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支架安装钻孔定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4439.9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4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贾立博;马尚国;李军建;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支架 可透视 钻孔定位 薄膜 核电厂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定位板通孔 安装效率 薄膜材料 不易变形 一次使用 运行维护 钻孔区域 定位板 开孔处 空位置 重量轻 通孔 覆盖 核电站 复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运行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支架安装钻孔定位工具,包括一块与抗震支架底板尺寸相同的定位板,上面开有多干个通孔,在开孔处覆盖有可透视薄膜材料。该装置通过覆盖在定位板通孔上的可透视薄膜实现钻空位置和钻孔区域的复制和转移,整体具有重量轻,不易变形,可反复使用的特点,通过更换可透视薄膜,即可进行下一次使用,大大提高了核电厂抗震支架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支架安装钻孔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等主要特点。随着世界节能减排的要求,安全、清洁、经济的核能在改善环境、资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核电工程的特殊性,特别是如何确保核安全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首要考虑因素。地震作为突发性外部事件,一直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巨大潜在威胁。在核电站设计时,必须考虑地震的影响,通过发展新型、具有更高安全性能的核电技术保证核电厂房等具有足够抗震能力。
核岛厂房的抗震支架具有体积大、底板厚、重量大的特点,现有技术中抗震支架的安装过程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在墙上标记出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再在墙上画出钻孔区域,通常通过多颗膨胀螺栓固定;然后,对画出的钻孔区域进行钢筋探测,找到可钻孔位置后,使用吸盘钻在墙上打好用于固定抗震支架的孔;之后使用钢板尺将墙上的打孔位置在抗震支架底板上放线,再使用磁力钻对底板进行钻孔,最后完成抗震支架的安装工作。在目前的支架安装过程中,最后一步在把墙上的打孔位置体现到抗震支架底板钻孔位置的过程中,需要用钢板尺反复测量,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抗震支架安装钻孔定位工具,能快速地实现抗震支架底板上钻孔的定位,提高设备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震支架安装钻孔定位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震支架安装钻孔定位工具,包括一块与抗震支架底板尺寸相同的定位板,上面开有多个通孔,在开孔处覆盖有可透视薄膜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各通孔中心点连线形成图形的中心点与定位板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5c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为不锈钢板或镀锌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面积为36-64cm2,通孔至钢板最近一侧的距离为25-45c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与抗震支架的钻孔数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有4-8个。
进一步地,通孔是面积为49cm2的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支架安装钻孔定位工具通过覆盖在定位板通孔上的可透视薄膜实现钻空位置和钻孔区域的复制和转移,整体具有重量轻,不易变形,可反复使用的特点,通过更换可透视薄膜,即可进行下一次使用,大大提高了核电厂抗震支架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板、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国内某核电厂房抗震支架的安装为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4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轴法兰盘钻小孔的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翼钻模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