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螺旋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6306.5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6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晖;王立海;郝泉龄;纪文文;孟庆凯;侯胜铭;时小龙;王雪;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轴 螺旋叶片 螺旋轮 齿盘 本实用新型 交通运输领域 长短不一 等距设置 恶劣路况 凸起纹路 中心轴处 逐渐减小 直圆柱 刃状 叶片 行驶 通行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一种工程螺旋轮结构,属于交通运输领域,解决了多种恶劣路况下机械行驶的问题。所述螺旋轮包括中心轴、螺旋叶片、齿盘。所述中心轴为直圆柱,其上设置两个齿盘和至少两片螺旋叶片,且螺旋叶片处中心轴直径略大于齿盘处中心轴直径。所述齿盘共有两个,并将此螺旋轮分为长短不一、直径相同的两部分。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中心轴,宽度由靠近中心轴处向外缘逐渐减小,叶片最外缘非刃状且等距设置凸起纹路。本实用新型可减轻对地面的破坏,可提高机械的通行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螺旋轮,该螺旋轮适用于多种工程机械车辆的行走系统,适用于冰雪、沼泽等多种恶劣道路。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车辆主要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车型。面对不同的地形,需要采用不同的车型进行作业。轮式车辆适用于地势平坦,地表较硬的普通路面。履带式车辆适用于地表松软的路面。然而,面对冰雪、沼泽、泥泞等恶劣地形条件时,现有工程机械车辆的行走系统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螺旋轮结构最早于1868年美国发明家Jacob Morath提出设计概念。1907年美国人James和Ira Peavey制造出第一辆螺旋推进车,是利用螺旋切削原理,适宜在雪地、泥地、沼泽等恶劣地形行走的特种车辆。将螺旋轮与工程机械车辆结合,可以大幅提高车辆在冰雪、沙地、沼泽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通行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适应性、高通过性的螺旋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轮结构,包括中心轴、两个齿盘和四片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在中心轴上至少形成完整的一圈。
所述的螺旋轮结构,中心轴选用直圆柱,中心轴直径在20-26cm之间,齿盘处中心轴直径比螺旋叶片处中心轴直径小4-6cm,且齿两侧均留出0.5-1cm空间。前齿盘位于此螺旋轮长度的1/3处,后齿盘位于此螺旋轮的末端。前齿盘将螺旋轮分为分为长短不一、直径相同的两部分,且前部长度为后部的1/2。
所述的螺旋轮结构,前后部分各两片螺旋叶片,螺旋叶片旋转排布轨迹开始处距中心轴前端面1-2cm处,终止于中心轴末端。所述螺旋叶片轨迹螺距在10-15cm之间,螺旋叶片内缘至外缘凸起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在3-5cm之间。
所述螺旋轮结构的螺旋叶片内缘与中心轴相接,螺旋叶片相对于中心轴形成中心对称,并在中心轴上交替盘旋。所述螺旋轮结构后部的螺旋叶片沿前部叶片轨迹进行旋转排布,齿盘外缘无叶片包围。
所述螺旋叶片厚度从内缘至外缘逐渐减小,且螺旋叶片外缘保留0.6-0.8cm厚度而非刃状,且螺旋叶片外缘沿轨迹等距设置凸起纹路。
所述螺旋叶片的外缘凸起纹路可采用多种形状,长度与螺旋叶片外缘厚度一致,厚度在0.3-0.5之间,宽度根据纹路自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车辆,如运输车辆、集材车辆等;2.可满足在冰雪、泥泞、沼泽等复杂恶劣路面条件下的行驶需求,增强通过性,提高安全性;3.可减轻对地面的切削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推进轮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1的剖视图
图6是齿盘局部视图
图7是螺旋叶片局部视图
图8是螺旋叶片外缘凸起纹路图
附图说明:1中心轴 2前齿盘 3螺旋叶片 4叶片凸起纹路 5后齿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6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