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卫生间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卫生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8636.8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3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覃勋;蒋东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锐源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C1/122;E03D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间 本实用新型 生物反应器 便池 废水 废物资源 供水系统 过滤设备 净化设备 卫生设施 循环利用 氧化设备 连接管 废物处理 水资源利用率 无二次污染 废水出口 回流设备 内部连通 排污总管 净化 出水口 发酵箱 无色 矿化 连通 废物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卫生间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卫生设施,包括便池和卫生间供水系统,所述过滤设备设置于便池的排污总管上,过滤设备固废出口与发酵箱内部连通,废水出口与TiO2纳米净化设备连通,所述TiO2纳米净化设备进行矿化后的废水通过连接管输送至MBR膜生物反应器,经过MBR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后的废水通过连接管输送至氧化设备,所述氧化设备的出水口与回流设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卫生间废物里的废水彻底净化,使其变得无色无味,可直接用于卫生间供水系统,整个系统无二次污染,大大降低卫生间的废物处理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卫生间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卫生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高速发展,国家对环境问题尤为重视,以雄安区为例,要求实现各类污染零排放。现有的公共卫生间主要产生人类排泄废物,其回收利用一种是个问题,都是通过存储容器储存后,利用输送车将其废物抽走,不仅后期处理量大,而且运输量大。由于人们方便的完成后,都会对便池进冲洗,成倍的增加了废物体积,而且不方便后期运输,且对公共卫生间的存储容量有较大要求,同时造成了水资源极大浪费。固废可做有机肥利用,但废水由于是排泄废物,即使废液过滤干净后依然带有异味,其回收利用一直是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TiO2纳米净化技术、羟基氧化技术结合生物膜,实现卫生间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卫生设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卫生间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卫生设施,包括便池和卫生间供水系统,还包括过滤设备、发酵箱、TiO2纳米净化设备、MBR膜生物反应器、氧化设备和回流设备,所述过滤设备设置于便池的排污总管上,过滤设备上设有固废出口和废水出口,固废出口与发酵箱内部连通,废水出口与TiO2纳米净化设备连通,所述TiO2纳米净化设备进行矿化后的废水通过连接管输送至MBR膜生物反应器,经过MBR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后的废水通过连接管输送至氧化设备,所述氧化设备的出水口与回流设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上设有二次矿化反应器,TiO2纳米净化设备进行矿化后的废水经过二次矿化反应器后再引入MBR膜生物反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上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与发酵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氧化设备采用羟基氧化设备。
作为优选,所述回流设备通过水泵加压后输送至卫生间供水系统。
一种实现卫生间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卫生间产生的排泄废物进行固废与废水的分离;
步骤二,将分离的固废输送至发酵箱进行发酵腐熟处理;
步骤三,将分离的废水输送至TiO2纳米净化设备进行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同时进行初级消毒杀菌;
步骤四,经TiO2纳米净化设备净化后的废水进入MBR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二次净化,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
步骤五,MBR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后的清洁水,通过氧化设备进行杀菌消毒后输入回流设备;
步骤六,由回流设备加压后输送到卫生间供水系统进行回用。
作为优选,步骤一中,对固废与废水的分离时可采用过滤设备进行分离或直接采用能够固液分离的便池。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增加一台矿化反应器进行二次矿化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锐源能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锐源能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