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8833.X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秋;刘小云;霍焕广;曹斌芳;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7/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流管路 引流管 主管道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温度测量装置 第一端 温度传感器 测温 旁路 反应堆冷却剂 本实用新型 闭合端 采样孔 感应端 开口端 管壁 破口 连通 泄漏 核电站 测量 增设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应用于包括主管道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汇流管路,设置于所述主管道的内部,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一端为闭合端,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二端为开口端;至少两个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主管道的管壁连接,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采样孔;和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于所述汇流管路中。这样,可以直接对所述汇流管路中的反应堆冷却剂的温度进行测量,而不需要在主管道增设测温旁路,从而可避免由测温旁路可能引起的泄漏和破口的风险,进而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堆冷却剂的平均温度是压水堆核电站进行功率控制和反应性控制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主管道内反应堆冷却剂的平均温度的测量至关重要。目前,通常采用独立的测温旁路与主管道连接,并将主管道中的冷却剂引入所述旁路之中,之后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引入旁路中的冷却剂的温度进行测量,以得到主管道内反应堆冷却剂的平均温度。然而,上述方法由于设置有测温旁路,测温旁路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边界,存在泄露和破口的可能,从而导致核电站的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解决了由于测温旁路存在泄露和破口的可能,从而导致核电站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应用于包括主管道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所述温度测量装置包括:
汇流管路,设置于所述主管道的内部,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一端为闭合端,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二端为开口端;
至少两个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主管道的管壁连接,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采样孔;和
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设置于所述汇流管路中。
可选的,各个引流管分别位于所述主管道的同一横截面上的不同位置。
可选的,每两个相邻的引流管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隔相同;和/或
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主管道的中心轴上。
可选的,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一端的位置高于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二端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汇流管路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与所述主管道的底部管壁接触贴紧,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位于所述出液管路中。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
固定部;和
测量部,所述测量部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测量部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测量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主管道的底部管壁与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并伸入至所述出液管路内,所述测量部的第二端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
可选的,所述主管道上与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接触贴紧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开口;
所述开口内设置有一固定加强件,所述固定加强件设置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相同的多个容纳腔,其中: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接触贴紧,所述第二表面露出于所述主管道的底部管壁之外,所述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多个容纳腔中,且所述测量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出液管路的管壁,并伸入至所述出液管路内。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测量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端上;
所述固定加强件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