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0220.X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瑞银;张绪争;陈长青;何丽楠;张卫建;赵明明;杨海水;丁启朔;李毅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D8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沟机 秸秆 捡拾器 运送器 底盘 镇压轮 本实用新型 覆土装置 出料口 后机架 压草轮 一体机 覆土 还田 第二液压缸 第一液压缸 依次连接 进料口 机身 铰接 绞龙 肥料 焚烧 开挖 田地 镇压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包括捡拾器、底盘、开沟机、压草轮、覆土装置、镇压轮及秸秆运送器,捡拾器安装于底盘的前端,秸秆运送器的进料口连接捡拾器的出料口,秸秆运送器的出料口设置于开沟机的正上方,开沟机通过开沟机机架铰接于底盘的后端,开沟机机架与机身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连接,开沟机机架与开沟机之间通过第二液压缸连接;底盘的后端还设有后机架,压草轮、覆土装置、镇压轮从前到后依次连接于后机架。本实用新型通过捡拾器、秸秆运送器将输送至开沟机开挖好的沟中,然后依次经过覆土绞龙的覆土作业及镇压轮的镇压作业,埋在地下的秸秆能够为田地提供肥料,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提升了秸秆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
背景技术
联合收割机大大减轻了农民收获作业的劳动强度,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对于联合收割机抛洒在地面的秸秆的处理问题近年来愈发显得严重,近年来常有报道农民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这些秸秆,对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资源浪费的问题。
秸秆集中沟埋全量还田方法通过每季轮换改变专用埋草沟开挖位置,将收获作物的所有秸秆集中在沟内后覆土深埋,进而实现麦、稻两季作物秸秆连年持续的整秆、全量、原位还田,既保证田面清洁又轮换对局部土壤进行深耕,实现深耕与少免耕的有机结合。但该还田方法缺乏配套机具,需要人工进行秸秆捡拾、秸秆入沟、覆土镇压等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阻碍了该秸秆还田方法的推广,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一次性完成开沟、捡拾秸秆、覆土和镇压的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秸秆处理效率地下、污染环境、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包括捡拾器、底盘、开沟机、压草轮、覆土装置、镇压轮及秸秆运送器,所述捡拾器安装于底盘的前端,所述秸秆运送器的进料口连接捡拾器的出料口,秸秆运送器的出料口设置于开沟机的正上方,所述开沟机通过开沟机机架铰接于底盘的后端,所述开沟机机架与机身之间通过第一液压缸连接,所述开沟机机架与开沟机之间通过第二液压缸连接;所述底盘的后端还设有后机架,所述压草轮、覆土装置、镇压轮从前到后依次连接于后机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所述后机架铰接于底盘,所述后机架与开沟机机架之间还设有后机架液压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所述覆土装置是覆土绞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所述覆土绞龙包括左绞龙与右绞龙,所述左绞龙与右绞龙对称设置,左绞龙与右绞龙之间连接用于驱动覆土绞龙转动的动力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所述左绞龙、右绞龙的螺旋角均为15°~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所述开沟机是链式开沟机,链式开沟机的上链轮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发动机输出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秸秆沟埋还田一体机:所述压草轮的侧部还设有压草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0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地土壤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准补水深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