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机翼伸缩骨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1295.X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8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蒋开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开权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李成骏 |
地址: | 40219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力 伸缩 受力板 主受力板 管结构 飞机机翼 伸缩骨架 主基管 套管 段管 本实用新型 左右两端部 飞机起飞 相对移动 占用空间 左右两侧 机翼 气缸 套接 对称 伸展 收缩 停放 电机 坚固 落地 飞行 时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机翼伸缩骨架结构,包括主受力板、主伸缩受力管结构、二块以上的左侧受力板、二块以上的右侧受力板、两根以上的左受力套管、两根以上的右受力套管、两个以上的右伸缩受力管结构、两个以上左伸缩受力管结构及两气缸或电机;左主伸缩受力管及右主伸缩受力管分别套接主基管的左右两端部上并相对移动或定位,主基管的中部固定安装在主受力板上,左主伸缩受力管的每段管与一块左侧受力板固定连接,右主伸缩受力管的每段管与一块右侧受力板固定连接,左侧受力板及右侧受力板对称的分布在主受力板的左右两侧;其优点为:飞机起飞时机翼可以伸展,落地后机翼可以收缩,停放时占用空间较小,且结构紧凑坚固,适合在多种环境下进行飞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机翼伸缩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的机翼呈“一”字形,飞机的机翼不能伸缩;停放时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飞机机翼伸缩骨架结构,飞机起飞时机翼可以伸展,落地后机翼可以收缩,停放时占用空间较小,且结构紧凑坚固,适合在多种环境下进行飞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飞机机翼伸缩骨架结构,包括:
主受力板、主伸缩受力管结构、二块以上的左侧受力板及二块以上的右侧受力板;所述主伸缩受力管结构包括主基管、左主伸缩受力管及右主伸缩受力管,左主伸缩受力管及右主伸缩受力管分别套接主基管的左右两端部上并可相对移动或定位,所述主基管的中部固定安装在主受力板上,左主伸缩受力管的每段管与一块左侧受力板固定连接,右主伸缩受力管的每段管与一块右侧受力板固定连接,左侧受力板及右侧受力板对称的分布在主受力板的左右两侧;
两根以上的左受力套管及两根以上的右受力套管;所述左受力套管的右端部均固定安装在主受力板上,左侧受力板均可套设在左受力套管上;所述右受力套管的左端部均固定安装在主受力板上,右侧受力板均可套设在右受力套管上;
两个以上的右伸缩受力管结构及两个以上左伸缩受力管结构;所述右伸缩受力管结构包括右基管及右伸缩受力管,所述右伸缩受力管插接右基管的右端内部并可相对移动或定位,所述右基管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侧的第一块右侧受力板上,右基管左端部插接在对应的左受力套管内并可相对移动或定位,所述右伸缩受力管每段管的右端与一块右侧受力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伸缩受力管结构包括左基管及左伸缩受力管,所述左伸缩受力管插接左基管的左端内部并可相对移动或定位,所述左基管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侧的第一块左侧受力板上,左基管右端部插接在对应的右受力套管内并可相对移动或定位,所述左伸缩受力管每段管的左端与一块左侧受力板固定连接;
两气缸或电机;所述气缸或电机分别安装在左主伸缩受力管及右主伸缩受力管上,从而驱动左主伸缩受力管及右主伸缩受力管在主基管内相对移动或定位。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二个以上的左导向筒及二个以上的右导向筒;所述左导向筒固定安装在对应左侧受力板上,左导向筒套在对应的左受力套管上;所述右导向筒固定安装在对应右侧受力板上,右导向筒套在对应的右受力套管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主受力板上开设两个以上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飞机起飞时机翼可以伸展,落地后机翼可以收缩,停放时占用空间较小,且结构紧凑坚固,适合在多种环境下进行飞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骨架的分解图;
图3是图1骨架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局部A放大图;
图6是图4的局部C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开权,未经蒋开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12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