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用轻型废料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1502.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1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爱萍;林文茂;肖武清;吕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孔 滚筒 铁屑 条形磁铁 支架 机床 废料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本体 滚筒外壁 微型电机 转动连接 吸附 开口 贯通 微型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 动力输出端 侧面 手持杆 储槽 刮掉 销轴 轴向 转动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床用轻型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本体、手持杆、支架和滚筒,支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筒,微型电机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滚筒,收集装置本体靠近滚筒的侧面开设有开孔一,滚筒外壁沿轴向镶嵌有条形磁铁,所述滚筒外壁靠近条形磁铁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滚筒靠近微型电机的侧面开设有开孔二,所述开孔二处于最高点时与开孔一重叠贯通;处于下方的条形磁铁吸附机床上的铁屑,微型电机驱动滚筒进行旋转,吸附有铁屑的条形磁铁转动至上方时,铁屑被支架刮掉并落入开口内,此时开孔一与开孔二恰好重叠贯通,铁屑依次通过开孔二、开孔一落入储槽内,达到收集铁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废料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床用轻型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机床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铁屑、废渣,这些铁屑、废渣不仅会造成工业污染,过量积累后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及时对铁屑等废渣进行清理、收集。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机床废料收集过程中具有很多的缺陷,例如:
1. 目前广泛采用的机床废料收集方式为人工清扫,其劳动量较大且清扫效果不佳,同时造成可回收利用的铁屑与灰尘或其它材质的废料混杂在一起,造成一定的浪费;现有技术中涉及一种收集装置,通过向机床上泼洒冷却液,使废料与冷却液同时进入到传送带上,冷却液透过传送带上的固液分离孔进入到冷却液回收箱内,废料滞留在传送带上直至落入废料收集箱内,废料收集箱内的磁铁柱对黑色金属进行吸附,实现了废料的筛选,将磁铁柱从废料收集箱内取出,从而实现了黑色金属的收集,但泼洒冷却液易造成机床本身的锈蚀,在机床基座上安装传送带等装置,会影响机床构件的正常运行。
2.现有技术中还涉及一种通过吹气喷嘴向加工室内喷射气体,避免碎屑和金属粉尘在加工室内附着,通过静电吸附盘将粉尘进行吸附,碎屑集中于废料收集盘中,并通过废料收集盘底部对应的电磁铁实现对铁屑的收集,但需要增加压缩机吹风装置、静电吸附和电磁铁吸附装置,装置本身构造极为复杂,使成本增加且收集效果难以达到理论设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用轻型废料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用轻型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本体、手持杆、支架和滚筒,所述收集装置本体上表面螺栓固定有手持杆,所述收集装置本体上表面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收集装置本体内腔套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动力输出端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收集装置本体内腔底部设置有储槽,所述储槽底部套装有底盖,所述收集装置本体靠近滚筒的侧面开设有开孔一,所述滚筒外壁沿轴向镶嵌有条形磁铁,所述滚筒外壁靠近条形磁铁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滚筒靠近微型电机的侧面开设有开孔二,所述开孔二与开口贯通,所述开孔二处于最高点时与开孔一重叠贯通。
优选的,所述支架靠近滚筒处粘贴有软质橡胶皮层。
优选的,所述条形磁铁和开口在滚筒上分别环形均匀设置两组或多组。
优选的,所述开口与开孔二之间设置成斜面。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为直流电动机且供电蓄电池集成于手持杆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滚筒上设置条状磁铁且靠近磁铁块位置开设有矩形孔口,孔口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未经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1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盖帽填装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频电阻焊的滚动式焊接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