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氧化法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的燃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2554.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龚伊;刘一兰;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4 | 分类号: | G01N25/2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管 顶盖 内衬管 气密 外螺纹 燃烧氧化法 总有机碳 石英管 颈部 水体 本实用新型 螺纹连接 上下两端 直径减小 地连接 进样针 内螺纹 外侧壁 底端 底盖 伸入 开口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烧氧化法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的燃烧管,包括内衬管和燃烧管,内衬管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石英管,顶端气密地套设有内衬管顶盖,进样针气密地穿过内衬管顶盖伸入内衬管内,内衬管顶盖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燃烧管气密地套设燃烧管顶盖,燃烧管顶盖为环状,燃烧管顶盖内侧通过内螺纹与内衬管顶盖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燃烧管的底部向下直径减小,形成颈部,颈部底端通过外螺纹气密地连接底盖,燃烧管为石英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测试仪器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燃烧氧化法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的燃烧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温燃烧管,气密性不好,在检测气路时易出现气路故障,往往存在漏气的现象,无法完成总有机碳的分析检测。此外,由于高温燃烧管是石英材质,在高温条件下易与碱性物质或盐反应(特别样品为咸水湖泊水样),产生杂质易腐蚀石英玻璃管,使燃烧管变得不透明,进而纹理结晶化而变白,在外力作用下易破裂,严重影响燃烧管的使用寿命,并且检测后的高温燃烧管管壁上易出现残留物,降低了检测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氧化法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的燃烧管,其气密性好,且能够方便处理燃烧管内的杂质,寿命长、准确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氧化法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的燃烧管,包括:内衬管9和燃烧管10,
所述内衬管9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石英管,所述内衬管9的顶端气密地套设有内衬管顶盖1,进样针6气密地穿过所述内衬管顶盖1伸入所述内衬管9内,
所述内衬管顶盖1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燃烧管10顶部气密地套设燃烧管顶盖8,所述燃烧管顶盖8为环状,所述燃烧管顶盖8内侧通过内螺纹与所述内衬管顶盖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燃烧管10的底部向下直径减小,形成颈部12,所述颈部12的底端通过外螺纹气密地连接底盖11,
所述燃烧管10为石英管。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管10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石英固定套2、铂金筛3、铂催化剂4和石英棉5。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管顶盖1为底面设有环状凹槽的胶塞,所述环状凹槽的内径与所述内衬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环状凹槽的外径与所述内衬管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管顶盖8为环状胶塞。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11为带有内螺纹的胶塞。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管10的外直径为2.2厘米,内直径为1.9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颈部12的直径为1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管9的外直径为1.8厘米,内直径为1.5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氧化法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的燃烧管的有益效果在于:
1.各处采用螺纹连接能够增加测试中的气密性,避免气路故障而导致不能进行测试。
2.采用易更换易清洁的内衬管,解决了石英燃烧管由于结晶产生白色杂质易造成腐蚀,大大增加其寿命,提高实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氧化法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的燃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燃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顶盖,2是石英固定套,3是铂金筛,4是铂催化剂,5是石英棉,6是底盖,7是内衬管螺纹盖,8是燃烧管螺纹顶盖,9是内衬管,10是燃烧管,11是燃烧管螺纹底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2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