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安全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4329.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1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20;E01F9/669;E01F9/619;E01F9/615;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底座 护栏 建筑安全 警示装置 插接管 上端 插接 本实用新型 安全领域 活动套接 间隔设置 建筑施工 螺母紧固 对齐 螺栓 插接柱 格挡件 固定孔 连接孔 底端 滑槽 滑杆 卡合 贯穿 | ||
一种建筑安全护栏,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一种建筑安全护栏,设置至少一组、且套接连接,包括一对底座、活动套接在所述底座内的一对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是一对警示装置以及间隔设置在一对所述立柱之间的格挡件,一所述立柱的外侧上端设有水平的插接管,另一所述立柱的外侧上端设有对应插接在所述插接管内的插接柱。所述立柱的底端插接在所述底座内,立柱上的连接孔与底座底端的固定孔对齐、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并通过螺母紧固,立柱上的一对滑杆对应卡合在底座的一对滑槽内。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护栏高度不可调节、无警示装置、安全性低、安拆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中,建筑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危险,近年来,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一些人员闯入危险区或者没有注意到危险,不慎受到伤害,鉴于此,人们选择用安全护栏将危险区隔离,以此杜绝人们进入危险区,但是现有的围栏一些是用砖块堆砌而成,建筑工地完工后需要拆除又造成了资源浪费,此外一些围栏在安装和拆卸时的程序繁琐操作不便,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大都没有警示标识,不能调节高度,且防风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安全护栏,要解决现有护栏高度不可调节、无警示装置、安全性低、安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安全护栏,设置至少一组、且套接连接,包括一对底座、活动套接在所述底座内的一对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是一对警示装置以及间隔设置在一对所述立柱之间的格挡件,一所述立柱的外侧上端设有水平的插接管,另一所述立柱的外侧上端设有对应插接在所述插接管内的插接柱。
所述底座包括水平的底板和设在底板上套筒,所述套筒的一对侧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成对设置、且设置至少三对,套筒的另一对侧对称设有上下贯通的一对滑槽。
所述立柱的底端的一对侧沿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成对设置、且设置至少一对,立柱底端的另一对侧对称设有一对滑杆。
所述立柱的底端插接在所述底座内,立柱上的连接孔与底座底端的固定孔对齐、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并通过螺母紧固,立柱上的一对滑杆对应卡合在底座的一对滑槽内。
所述立柱的内侧沿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套管,一对所述立柱上的套管对称设置。
所述格挡件包括横板和设在所述横板两端的插杆。
所述横板的两侧面上贴有反光贴。
所述格挡件的两端的插杆对应插接在立柱的一对套管内。
所述警示装置包括水平的固定板、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警示灯以及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下表面的电源控制箱。
所述电源控制箱内设有电源和开关。
所述电源和开关通过电线连接。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竖向贯通的穿线孔。
所述开关通过穿过穿线孔的电线与警示灯连接。
所述插接管的长度与所述插接柱的长度相同、且大于所述底座的底板的外延长度。
所述底座的底板与地面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立柱插接在底座内,且立柱上设有与底座上的固定孔对应的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过不同高度的对应孔实现立柱高度的调节,同时立柱上设有卡合在底座上的滑槽内的滑杆,便于立柱上连接孔与底座上固定孔的对准,实现立柱高度的快速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4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