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4553.X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棠;陈建强;张颖敏;吴黎明;徐善涛;吴佳毅;姚卓荣;黄天生;黄焕展;王国桢;刘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B05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胶 触头模块 伺服模块 行程模块 光纤耦合器 自动点胶 耦合模块 耦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 承托平台 点胶模块 连接控制 视觉 一体化设备 准确度 视觉方式 质量偏差 自动操作 毫米级 显微 重复 保证 | ||
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模块、点胶触头模块、X行程模块、Y行程模块、点胶耦合模块、承托平台、视觉点胶模块;其中点胶耦合模块在承托平台上,点胶触头模块在点胶耦合模块上部,视觉点胶模块在点胶触头模块右侧并与其连接,伺服模块和点胶触头模块通过Y行程模块连接控制触头模块纵向移动,X行程模块与伺服模块连接控制伺服模块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简单,通过巧妙装置通过视觉方式把原有繁杂重复的显微式毫米级点胶工作通过一体化设备代替人工完成,且能保证点胶质量偏差度控制在0.5m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准确度高、效率高、设计巧妙、自动操作程度高的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属于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一种全新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光纤耦合器是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器中最基本的无源器件,是一种用于传送和分配光信号的光纤无源器件。光纤耦合器目前主要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通过人工对已剥去涂覆层的光纤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点胶固化,在加热区形成双锥体形式的特殊波导结构,实现传输光功率按设计比例耦合的通信光耦元器件。由于通信器件的市场需求量很大,每月光纤耦合器产能达到数十万支,目前依靠手工作业的无源器件的生产和测试工艺仍然比较简陋,单条生产线需要配备400人完成工序,生产效率非常低下,随着光纤无源器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这一领域矛盾将越发突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高效、流畅实现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工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模块、点胶触头模块、X行程模块、Y行程模块、点胶耦合模块、承托平台、视觉点胶模块;其中点胶耦合模块在承托平台上,点胶触头模块在点胶耦合模块上部,视觉点胶模块在点胶触头模块右侧并与其连接,伺服模块和点胶触头模块通过Y行程模块连接控制触头模块纵向移动,X行程模块与伺服模块连接控制伺服模块横向移动。
上述点胶耦合模块在承托平台上横向两套,是两个轮流独立操作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简单,通过一套巧妙的装置把繁杂重复的显微点胶工作通过一体化设备代替人工完成,极大提高了光纤耦合器点胶耦合工序的工作效率,而且该装置通过视觉镜头操作能完成毫米级点胶耦合的精准操作,使点胶质量偏差度控制在0.5mm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准确度高、效率高、设计巧妙、自动操作程度高的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点胶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模块(1)、点胶触头模块(2)、X行程模块(3)、Y行程模块(4)、点胶耦合模块(5)、承托平台(6)、视觉点胶模块(7);其中点胶耦合模块(5)在承托平台(6)上,点胶触头模块(2)在点胶耦合模块(5)上部,视觉点胶模块(7)在点胶触头模块(2)右侧并与其连接,伺服模块(1)和点胶触头模块(2)通过Y行程模块(4)连接控制触头模块(2)纵向移动,X行程模块(3)与伺服模块(1)连接控制伺服模块横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点胶耦合模块(5)在承托平台(6)上横向两套,是两个轮流独立操作点胶耦合的模块,使装置效率提高一倍。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4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